邓乔彬于1943年出生,1978年考取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198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2003年调入暨南大学任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特聘教授。在40年的学术生涯中,他不媚世、不虚饰、不颂谀,埋首书斋,笔耕不辍,撰写了750余万字的论文、著作,多次荣获中国图书奖、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荣誉,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邓乔彬的中国古代文艺研究,走的是传统“通人通儒之学”的路径,主张文献学、文艺学与文化学的方法相结合,打通文学艺术各门类之间的壁垒。因此,他不仅文、史、哲兼通,而且于文艺方面也不只专精一门,诗、词、曲、赋、文、乐、画及相关的学术史等,均有成就且能融会贯通。大略而言,其用力最勤、创获最多、影响最大的,为文化与文艺的宏观关系研究、诗学研究、词学研究、画学研究和学术史研究五个方面,它们构成了邓乔彬“学术之厦”的“屋顶”和“支柱”。 文化与文艺的宏观关系研究是邓乔彬“学术之厦”的“屋顶”,代表作为《古代文艺的文化观照》。该书成于20世纪90年代,其时先生的学术生涯处于中期,阅历识见既高,学术积淀亦厚,研究个性也已成熟,因此无论从内容还是方法来说,它都有承前启后、笼罩全体之势,可视为先生学术研究的总纲。在该书中,作者高屋建瓴,对中国古代文艺与文化的关系及其发展态势进行了全局性的观照与探讨:先从横向的维度论中国的地理环境、农业经济、封建政治、哲学、宗教、语言等文化因素影响于文艺而形成民族特征和美学特性;又以时间先后为序,纵论从原始社会到清代的文化变迁和文艺发展规律、态势。通过此书可通览中国文化和文艺的主要现象、特点、发展历程、发展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寻绎出邓先生在诗学、词学、画学、学术史等方面的诸多论题及其基本观点。 “屋顶”之下,支撑邓乔彬“学术之厦”的第一根“支柱”为词学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贯穿了他学术生涯的始终,成果丰硕。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即以研治词学驰名学界,与施议对、杨海明、刘扬忠三位学者并称“词坛四杰”。他在这方面论著颇多。读研时,便有《论姜夔词的清空》《论姜夔词的骚雅》等论文在《文学遗产》等业内权威期刊发表。之后,他参撰了第一部词学批评通史《中国词学批评史》,写作了第一部从美学角度全面研究唐宋词的专著《唐宋词美学》。此外,还撰写了《爱国词人辛弃疾》和《宋词与人生》等普及性著作,以及一系列词人词作、词学理论方面的论文。2007年,他又完成了近130万字的巨著《唐宋词艺术发展史》。该书被评为中国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代表了邓乔彬词学研究的最高成就。评审专家谓其“篇幅宏大、内容丰富,对唐宋词的艺术发展史作了全景式的描绘和深入细致的论析,是一部富有创新性和学术含金量的力作”。该书构建了由词乐、词调、词律、词韵、词体、词语、词法、词艺、词境、词风等层面组成的唐宋词艺术体系,并将其置于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流程中,以文化的变迁转换为动因,观察、描述其发展演变过程。该书出版之后,颇获好评,有学者认为它“体现出文学史书写方式的创新”,为“具有集大成性质的唐宋词史”,是对“唐宋词艺术的‘总账式’研究”。2013年,该书获教育部第六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