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新疆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民丰县尼雅遗址中发现的一组四件木雕舞蹈人像 新疆有“歌舞之乡”的美誉,天山南北各族歌舞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新疆歌舞艺术的辉煌绝非一时之功,而是有着数千年的深厚积淀,是由新疆历代先民共同构建的,特别是两汉时期的摩诃兜勒,汉唐时期的于阗乐、龟兹乐、疏勒乐,都曾盛极一时。 关于汉代的西域歌舞,历史文献中有记载,但考古发现的实物十分少见,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填补了这一空白。1996年,新疆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中,发现了一组4件舞蹈木雕人像。4位舞蹈女子身材高挑,穿着连衣裙,站立作扭胯姿势,看起来动感十足,再现了汉代西域女子翩翩起舞的情景。 人类早期的乐舞是一种与自然崇拜紧密结合的表演形式。新疆早期居民以游牧狩猎为主,其乐舞充满了原始、神秘、粗犷的气息。新疆古代岩画真实地再现了原始先民在早期社会与自然作斗争的艰苦历史过程,以及他们开展劳动生产、宗教祭祀和文化娱乐的情景。 到了汉代,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新疆的歌舞变得更加文明。尼雅出土的舞蹈木雕人像,穿着适体的连衣裙,翩翩起舞,动作虽不及传说中的汉代美女赵飞燕那样轻盈,但从她们匀称的身材和按着节拍的动作上,无不透露出一种健康、阳光和自然之美。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西域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往更为密切,西域的胡乐、胡舞传入中原,受到王公贵族和民间百姓的青睐。《后汉书·五行志》记载:“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座、胡饭、胡箜、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竟为之。” “摩诃兜勒”就是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京城长安的胡乐舞。公元前126年,张骞回到长安,将“横吹”的演奏方法及《摩诃兜勒》交给汉乐府主管李延年。李延年根据《摩诃兜勒》的曲调,将其改编为28首器乐曲,称为“新声二十八解”,用于军乐之中,乐手在马上演奏。此曲由《黄鹄》《陇头》《出关》《入关》《出塞》《入塞》等28首乐曲联缀而成,后人又称之为《汉横吹曲二十八解》。它的歌词在《乐府诗集》中保存有《出塞》一首: 侯旗出甘泉,奔命入居延。 旗作浮云影,阵如明月弦。 歌词具体描写了汉武帝为抗击匈奴贵族的骚扰,派兵急速出征的威武阵容。 张骞将乐曲《摩诃兜勒》带回中原,可以说是中西音乐交流史上重要的一个历史事件,至此也揭开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发展新的一页,胡乐在中原诸乐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汉代西域各民族的乐器也比较丰富,一般都要用胡笳、琵琶、胡笛、浑不似、箜篌等乐器伴奏。胡笳是匈奴人最喜爱的重要乐器,据传它最初是用卷芦叶制成的,后始用木管代替,声音哀怨悲壮。《后汉书·窦宪传》就有“远兵金山,听笳龙庭”的赞词。琵琶也是匈奴人经常使用的乐器,汉人刘熙云:“枇杷,本出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却曰枇,引手却曰杷。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浑不似又译“火不思”“火拨思”,据《元史·礼乐志》载,其制“如琵琶,直颈,无品,有小槽,圆腹如半瓶榼,以皮为面,四弦皮絣,同一孤柱”。可能为匈奴人所创造。 1995年,中日尼雅遗迹联合考察队在尼雅遗址发现了类似琵琶的古琴,琴颈长约70厘米。专家们认为,直颈琵琶在秦朝时已出现在中原地区,而曲颈琵琶起源于波斯(今伊朗)。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颈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中日联合考察队在尼雅采集的这把琴属于三弦琵琶,年代约在公元3世纪,是目前我国境内出土最早的琵琶标本之一。 汉代匈奴人的民间文学非常丰富,民歌优美动人。公元前121年,匈奴为汉膘骑将军霍去病击败,自祁连山和焉支山(今甘肃省河西走廊一带)北撤。此后匈奴人每过此地,便歌道: 失我祁连山, 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 使我嫁妇无颜色。 歌词取材巧妙,寓意深远,凄切婉转,扣人心弦,不难从中领略其艺术魅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