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构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

http://www.newdu.com 2018-05-25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高莹明海英 参加讨论

    
    
    


    5月4—6日,第三届“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国内外百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等问题展开对话交流。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根本方法论是唯物史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自己的一系列专著及书信,建立起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新概念、新范畴。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冯毓云认为,从文艺学方法论的角度看,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思想是一种多层次、多侧面、立体思维的方法论体系。这种体系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本体论的高度将认识论、实践论、生产论结合起来,探讨文学艺术的社会本质;用美学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揭示文学艺术的外部规律和艺术规律;用辩证、综合、系统的思想,阐释文学艺术特殊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艺思想总是与无产阶级和人类的审美及艺术实践紧密结合,是一种注重宏观原则的指导、强调实践性与科学性、艺术阐释与哲学阐释相结合的思想体系。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冯宪光表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重新审视人类的全部历史、文艺的全部历史,分析研究具体文艺现象如何在历史条件中出现、在社会关系中展示、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作用等一系列环节基础上,提出他们的文艺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根本方法论是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建设的根本目标不仅是解释文艺,而且是创新文艺。
    在中国语境中发现新问题
    与会学者认为,构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课题,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需要在中国语境中发现新问题,从批评范式的角度重新审视和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形态;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家更多地介入批评写作,面对纷繁复杂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现象,以促进中国文艺批评的繁荣和发展,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
    长期以来,我国文学批评界侧重研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观点问题,着重对“美学和历史的观点”进行研究阐释。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赖大仁建议,当前有必要重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语境问题,把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观点与语境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探讨。例如,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观点除了“美学和历史的观点”,还包含政治观点、道德观点等其他方面的观点。研究者应当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和文学批评的总体精神,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整体语境联系起来,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与阐释。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段吉方表示,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研究,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美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展现了一个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在中国历史、现实和文化语境中的选择、接受、融合、发展、阐释、创新的过程。从学术史的视野来看,这一过程既面向过去又指向当下和未来,酝酿和催生着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中国形态和中国范式,并在面对当下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与文化发展现实、不断融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理论问题与实践观念,迫切需要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研究做出理论总结。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论为指导
    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当今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与会学者表示,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今天的文学批评及研究。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提出资本力求“用时间消灭空间”的论断。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先霈表示,结合当下实际,领会和阐释马克思关于“空间”的论述,富有特殊的意味。空间正在成为社会科学和哲学研究的重要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一些新的文学现象。比如,飞速发展的信息传播技术正在改变着写作者与阅读者的空间关系,这在网络文学领域表现得尤其突出。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胡亚敏表示,数字化的“读网”时代不仅为阅读提供了极大便利,也悄然改变了读者的感知方式和思维习惯。具有选择能力、批判能力和生产能力的“读者自主性”成为“读网”时代对读者的基本要求。“读者自主性”这一概念的提出,可视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在数字媒体时代的理论贡献。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服务人们的精神需要,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并昭示着文学批评的未来走向。
    此次研讨会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