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释义元语言的功能特征与风格特征[1]
提 要:释义元语言就是一种语言中对其它的词汇成分进行解词释义所使用的一套用词用语系统。文章在对《现代汉语词典》(96版)的释词进行了频率与语义分布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它的功能特征与风格特征。释义元语言的功能特征是指为了满足普通的社会交际需要对该语言的语文性词语进行一般性的陈述、描绘,它的服务对象是语言社会的普通成员。在风格上体现出书面语、当代用语、全民性通用语的风格特征。(刊《辞书研究》2004年第5期) 苏新春 厦门大学 关键词:元语言 释义语言 《现代汉语词典》 我们以《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部分为对象,对分离出例句后的所有释词进行了频率统计与语义分布的统计,来尝试着提取汉语的释义元语言。全书的释词部分共有120余万字符,61万条释词,不重复的词44000余条。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的”字,出现49000多次。释词的平均出现次数为15次。我们以释词对所有释义语言的累积频率为基本参考来圈定出首批高频释词进行分析。覆盖率为80%的累积频率词序数是第4184,出现次数是18次。属于18次的词有218条,跨度是从第4107~4324位,累积频率是79.773%~ 80.418%。综合以上考虑,第一批的筛选范围确定为:出现次数在18次(包括18次)以上者,它们共有4324条释词,累积频率为80.418%。下面就以这批高频释词为对象,来看看汉语释义语言的重要特征。本文先论述它的功能特征与风格特征。 释义元语言就是一种语言中对其它的词汇成分进行解词释义所使用的一套用词用语系统。因释义对象的不同,即词语性质的不同,释义元语言的构成与特点也会表现得各不相同。由于本研究所用语料——《现汉》的性质与内容,由于本研究使用的理论和方法——频率统计法与语义分布调查与筛选法,决定了本研究提出的释义元语言主要是针对现代汉语中语文性词语进行解词释义的用词用语系统。 释义元语言与人们通常说到的另外两种元语言有着明显的不同。[2]首先是与哲学语义界的元语言有着根本的不同。释义元语言来源于真实语言、自然语言之中。它存在于使用这种语言的所有人群之中。凡是有这种语言的存在,就都会出现对语言的认知、求解和诠释活动,也就会有释义元语言的存在。词典中的释义元语言只不过是释义语言的集中、静态、凝练的存在形式而己。而在哲学语义界那里,元语言是属于形式语言的范畴。“第一语言的表达式的名称,以及这些表达式之间关系的名称,都属于第二语言,后者叫做元语言。”[3]“元语言,纯理语言。指用来分析和描写另一种语言(被观察的语言或目的语[Object language]的语言或一套符号。” [4] 其次也与认知元语言有着明显的不同。认知元语言是语言认知中的最小单位,用通常的话来说,它与基本语素的含义差不多。语素是语言中的最小音义单位,基本语素指的就是一种语言中起着最基本指称作用的语素群,它提供了人们语言认知活动中的最小单位与工具,成为语言大厦的最小结构。它的指称对象是面向整个语言世界,也即人们的主客观认知世界。在整个语言表意系统中,那些底层、基本、核心的意义与语言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基本语素也即认知元语言。像中文信息处理界颇为知名的语义知识库——知网,[5]里面所概括出来的先为1500多,后为2000余个的“义原” (primitive),即属此类。认知元语言不必像常用词那样具有使用性、交际性,唯一看重的是语义的指称性,看重认知概念上的基本与齐备。而释义元语言显然与此有着明显的差别。它面向的对象是其它语言成分而不是整个主客观的认知世界;它要做的是将其它语言成分清楚地显现,而不是把整个认知世界来表达;它对语言符号的选用是着眼于能否构成有足够表意能力的相对封闭的解释性词语的系统,而不是对追求对整个认知世界的普遍覆盖。 如此性质的汉语释义元语言,会具有如下的一些特征。 一.释义元语言的功能特征 释义元语言的最主要功能就是为了满足普通的社会交际需要对该语言的语文性词语进行一般性的陈述、描绘、再现;它的服务对象是语言社会的普通成员。这是认识释义元语言功能特征最主要的两个出发点。 “该语言的语文性词语”,它一方面意味着所阐释的词语对象不是部分,而是词汇系统的整体,这对释义功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像语义哲学中的元语言其服务对象就远没有这么广泛,它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对意义本原进行正确的认知与判断。而释义元语言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它必须具备强大的释义功能,自身必须是一个自足的表意系统,足以满足认知其它所有词语成分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必须认识到它不可能囊括该语言的所有词语成分,而是以它的主要部分、基础部分、核心部分为对象,这就是语文性词语。在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系统中,语文词语都是在社会交际中起着主要、基础与核心的作用。在这里实际上是把专用术语、专门性词语等加以小心的排除。从任何一门知识、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元语言系统的角度来说,释义元语言是不可能包打天下的。 “进行一般性的陈述、描绘、再现”,它一方面意味着对语言对象的解释不应是简单的标示,或选择性或判断性的释义。另一方面,也限定了它对语言对象释义的深度和广度,而不能对更深层次的学理与知识进行阐释与挖掘。那样的话,所需要的也是另外一套专门的元语言系统了。 “服务对象是语言社会的普通成员”,与上一点紧密相关。普通社会成员对语言要素的认知与使用有着“通用性”“交际性”“大众化”等特点,进入普通社会成员使用范围的语言成分一般来说都有着广泛的流传面,能轻松被别人所理解和接受,不需要进行专门的系统学习。这既是对释义元语言本身应有的通用属性的认识,也是对释义深浅把握的衡量标准。 这三点是相互关联的,清楚显示出以语文词语为对象的释义元语言与面向专业知识领域的释义元语言有着根本的不同。不同的学理需要依靠不同的阐释工具,不同的学科需要不同的释义元语言。不能一谈到释义元语言,就以为它能包容一切,囊括所有。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来比较三部字词典对“水”的解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