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冲破海面的大鱼跳跃(3)

http://www.newdu.com 2018-05-24 文艺报 向云驹 参加讨论

    
    诗的思性和史与事的诗性,以及它们的叠加,进而让叠加呈现为诗的宏大结构,从而形成叙事的诗性和抒情的诗性耦和,这是长诗创作的奥秘,也是它最难驾驭的地方。王久辛长诗的妙处也正在这些地方,他让诗的盲区和非诗之地注入诗的洞察,也让诗的习常之地陌生化。
    《狂雪》就是一首证明王久辛诗歌力量的诗。如果说策兰以《死亡赋格》打破了哲学家阿多诺“奥斯维辛后仍然写诗是野蛮的”西方魔咒的话,王久辛的《狂雪》就是打破此一魔咒在南京大屠杀事件之后对东方诗人的笼罩。这个魔咒的核心意思是指人类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残酷残忍的死亡,终结了人类直面它们的诗情画意和诗的田园牧歌,如果人类没有深刻的反省反思就不应该和不可能产生诗歌,除了哲学没有任何文字可以揭示这种人类悲剧的本质并承担叙事的责任。策兰甚至是以自己的死亡才完成了这份对死亡的诗的写作。《狂雪》以更加诗化但又更加思想化的形式再一次实现了对同一性质的人类悲剧的诗的直面。我们必须注意并面对的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实施的南京30万人大屠杀,其疯狂、变态、邪恶比纳粹奥斯维辛罪行更加灭绝人性,不仅是诗歌,任何叙事都是不堪其重的。就像策兰是因为他是亲历过奥斯维辛的诗人,王久辛能写出《狂雪》,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是一名中国军人。“作为军旅诗人我无法不痛恨我可怜的感情无法不对这撕心裂肺的疼痛进行深呼吸式的思索”(《狂雪》)。《狂雪》如今被全文镌刻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外的巨大诗墙上,用诗的铆钉把历史的罪恶钉在人类的耻辱柱上,完成了对诗歌的死亡和人类的死亡的双重穿越,把死亡的魔咒化为诗歌永恒的光环。
    《蓝月上的黑石桥》《肉搏的大雨》《芦花红,芦花白》是他对抗日战争更加壮阔深邃的描写、叙事与抒情。《大地夯歌》《艳戕》《碧水红莲》《零刻度》是他对党史、红军史、长征史的深入开掘和深情歌唱,他挖掘和展现了许多被历史遗忘的细节和事件,升华它们的诗性和思想的高度;他站在更加宏大的历史视野中回望风云岁月,目光深刻深邃深远。
    他也逼近生活直击现实。“如超拔的冰上旋舞似花样芭蕾的腾跳鱼跃高难度的惊险超绝技的险峻比雪橇的飞鸿 更令人心惊比足尖上的灵媚 更令人叫绝”。(《他就是这样的人》)这是写罗阳和他的钢铁航母上矫健的舰载机。“摩加迪沙——这个人类之痛的针尖”,“关于贫困与饥饿 宗教与祈祷关于战争与和平 爱情与生活在这个针尖上都曾有过锥心剌骨的经历”(《蹈海索马里》)。诗人在这首长诗中站在人类的立场、中国的角度,书写中国的维和行动和为世界和平献身牺牲的中国军人,诗里有非洲的殖民历史,也有对战乱根源的探寻和对文明的拷问,更有中国精神的彰显。在王久辛这些诗里我们看见了一个鲜活的当下的中国,他把中国当下的诗性诗思诗史呈现给我们,把诗歌的使命、责任、担当呈现给我们。正如诗人艾青所说:“为了新的主题完成了新的形象的塑造,完成了新的语言的锻炼,完成了新的风格,即是完成了诗人的对于人类前进事业所负有的职责。对于诗人,这些事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些事对于诗人是最适宜的,也是最不容推诿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