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导月刊》(第五卷第十期)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救亡号角响遍中国大江南北,各地奋起响应,西康(1939年建省,省会雅安,地理上比邻四川、云南、西藏、青海,1955年撤省)民众亦不例外。1938年9月,《康导月刊》在康定创刊,积极为抗战鼓与呼。至1947年,该刊共出6卷67期,除最后几期外,大部分均于战时面世。立足地方、宣传抗战,《康导月刊》有意借助文学之力,“边疆文艺”应运而生。刊物明确指出,“边疆文艺”的创作目的在于破除民族和地区隔阂,团结民众巩固后方,“要灌输国家观念民族意识”,从而启发、强化地方民众的国家观念及认同感。在此前提下,“边疆文艺”还应展示出地域特色。 西康宗教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独具一格,以此为表现内容的“边疆文艺”要起到民族团结、促进统一之作用,就须正视、尊重这些地方的信仰与风俗。例如,盛行于康区的藏传佛教可谓当地一大特色,《康导月刊》即着重表现其美与善的元素。曾缄《第六世达赖情歌六十六首》及《第六世达赖仓洋嘉错传略》(原文如此,今译 “仓央嘉措”)以传统、清纯之笔触精心勾勒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堪称经典;《白土坎听经记》则详述其对宗教典籍之理解,文言散文凝练的语言传递出学者眼中精深的宗教智慧。曾缄称颂教义,贺觉非则以传统诗词表达对高僧的钦慕。曾、贺均曾任职川康,旅居地方,对藏传佛教颇多接触、感悟,借助他们的诗文,当地人虔诚的宗教活动如在目前,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亦被刻画得各具风采。 宗教传统之外,表现少数民族同胞动人的爱情也是“边疆文艺”常见的主题。雪山、草原,长于苍茫之地的男女如何传情达意?诗情画意者有之,似《倮儸情歌》:“从山谷里,吹来了凉爽的风,迎着风,我侧身而立,侧身而听——当中可有情人的声息?”“在山上,有人踏雪而过。现在,践踏的声响没有了,待我仔细寻察,可有脚痕存在?”风过心动,山谷微响,伫立谛听,可是情人在召唤?踏雪声消,倩影无踪,白茫茫天地,可有她的烙印?爱恋如歌,清新含蓄飘荡山间,纯真自然似有还无。儿女情长,各具形态,有默默的思念,亦有热烈的倾诉:相亲和所似,宛似铁成结,便来百铁工,此结何能析。誓相厮守,歌以言志,情到深处,无所畏惧。此类歌谣数量众多,其中不少作品以女子口吻出之:或表相思之苦,如“欲与诉衷肠,深苦未能晓”;或言情感忠贞,如“三夏金铃花,经冬勿捐谢”;或斥无情郎,如“有鸟名黄凫,生卵弃在地”;或恐父母嗔,如“室外且勿喧,室内有严师”等,铺排、比喻尽显民间趣味,康区情事一一展现。前引情歌属少数民族文艺,不仅地方色彩鲜明,也是国人了解西康民风的重要媒介,因而有必要将其转换为汉语言文学以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传播。由此,经译者再创作,形式上一为新体诗,一仿旧体诗,语言或简洁而优美或质朴而生动。凭借此类文学翻译,西康省的少数民族文艺为更多受众所知,而这也未尝不是增进民族融合的一种努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