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风萧萧》改编:乱世中独身主义的沉思

http://www.newdu.com 2018-05-14 文学报 刘天艺 参加讨论


    《风萧萧》是“鬼才”作家徐訏于 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徐訏自20世纪30年代以短篇小说 《鬼恋》成名文坛后,一直以浪漫的语言风格和大量的心理描写著称。求学期间,他主修了哲学和心理学,其对生活的哲理性思考与心灵探索,细致地体现在《风萧萧》中。《风萧萧》以针锋相对的人物设置、精妙的叙事手法和诗意的环境描写,自1943年发表后迅速荣登全国畅销书之首,该年亦因此被称作“徐訏年”。原著用第一人称“我”(即小徐),讲述了奉行独身主义的主人公与多名女子(白苹、梅瀛子、海伦、米可等)的情感关系,在上海沦为孤岛之时,故事中的男女纷纷被卷入时代漩涡,参与到救亡图存的间谍行动中。在以现实主义创作为主流的当时,这部小说以浪漫主义的风格独树一帜。
    近日,由作家王安忆改编,青年导演徐紫东执导的话剧《风萧萧》在沪上演。将小说改编为话剧有一定的难度。《风萧萧》原著中充斥着大量的人物对白和心理描写,这是将其转换为话剧剧本的一个优势,却也是难度。徐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结构有很明显的西方现代派风格,改编剧本,大困难源于结构。为此,话剧首先对人物关系进行了重新分配,由原来的“我”与白苹、梅瀛子、海伦之间的情感关系,变成了“我”与白苹和海伦、史蒂芬与梅瀛子以及有田大佐与米可的几组男女情感关系;结构上,编剧改变了小说原有的线性叙事,用开场的白苹死于暗杀,来展开故事。主线则是原著中的高潮部分——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海军梅武将军携机密文件突然抵达上海,预备举行一场盛大的化装舞会。整个故事的大背景基于谍报和爱国的大时代背景下展开,而主线之下则是故事中青年男女在国家存亡和个人情感下对爱和存在的思考。
    主人公小徐是马来西亚的爱国华侨青年,独身主义作为他的生存哲学,在剧中不断受到其他女性的质疑:所谓的独身主义,是否就是打着距离产生美的旗号,逃避承担恋爱与婚姻之责任,并为朝三暮四的暧昧举动所作的一种诡辩论?这是整部话剧的内核。同样信奉独身主义的史蒂芬,在面临危险时,也一再用独身主义立场与搭档梅瀛子有意保持距离。如果不熟悉原著和时代背景,或者对徐訏本人的创作理念和个人经历不了解。剧中的独身主义的含义很容易流于肤浅,即年轻人对感情的随意,对爱情关系中责任的逃避和独善其身的利己主义。如何理解剧中对独身主义的阐释,是理解话剧《风萧萧》的关键。
    《风萧萧》小说的原型,一定程度上有徐訏本人的影子。事实上,徐訏本人就是一个独身主义者。原著中小徐的心理描写,表达了徐訏对爱情、距离乃至独身主义的哲学思考。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爱情,徐訏的创作理念是有意节制的,他没有让主人公陷入与任何一个女子的感情纠缠,而都用“友谊”来维持彼此的联系。这里面包含着徐訏本人对爱情和自由的独特思考——人的一生是否只能爱一个人,爱情的结合是否会损害个体的自由。不过,《风萧萧》的时代背景,是 1940年代的上海,在无法知道身边看似亲密的人的真实身份时,独身主义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无奈之举。对爱情的思考和乱世的迷茫 ,在话剧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即便不认同小徐的独身主义价值观,为了理解剧中的主题,我们也需要理解独身主义的逻辑。因为秉持“距离产生美”的信条,我们看到,游历赌场时,面对海伦对自己独身主义的质问,小徐一再强调自己爱每一个人,但不愿与其中的任何一个人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同样,史蒂芬在梅瀛子试图表达爱意之时,用独身主义将其挡在外面,毅然参与到谍报行动中。作为整部话剧的感情线,保持距离的爱一直是《风萧萧》的核心。感情背后更大的架构是一场神秘的化装舞会,各路心怀鬼胎的人马纷纷出动。独身主义所保持的距离,某种意义上使得小徐在间谍的斗争中保持了独立。这样一看,小徐在不明各路人马的真实身份的前提下固执地坚守独身主义,似乎又是明智的。面对侵华日军在中国无理的横行,以及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的暗流涌动,纸醉金迷的上海在歌舞升平下处处暗藏危机。这里面有对个人感情的迷茫,也有对时局的悲愤。
    一个好的故事传达的主题从来都是多元的。编剧王安忆和导演徐紫东都表示,《风萧萧》不是一部简单的谍战剧,谍战是这部戏的外壳,其内核则是剧中男女对爱的思考。剧中含有大量的哲理化台词对白,小徐、史蒂芬、海伦等人对存在、国家、个人、感情等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困惑。这或许是徐訏本人的困惑,也是每个时代中男男女女的困惑。爱情是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的话题,人的一生只能爱一个人,还是会和不同的人产生情感上的联系,这个命题并不是徐訏独创性的思考,文学史中自古就不乏对此问题的论述。但是《风萧萧》提出了一个难以用对或错来回答的问题:所谓的独身主义和保持距离的爱,是因为对固定关系的恐惧,还是对自由的渴望?这一哲学思考即使是在和平年代也很难回答,“五四”以降带来的新式婚姻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婚姻爱情观,自由恋爱的价值观得到新式青年的普遍认同。然而新文化带来进步的同时,更为深刻的关于人类存在的思考命题相继被提出。现代文明中的婚姻以及恋爱关系究竟是否合理,固定关系带来的责任所造成的其他方面的不自由,形成对现代伦理道德的新一轮挑战。加上水深火热的时代背景,独身主义的问题更加不再仅是感情范畴的生存困惑,它与国家命运捆绑在一起,困扰着剧中的青年男女。如果说爱情中的保持距离是为了自由和美感,那么乱世中的独身主义,往往带有一丝无奈和迷茫。“风萧萧”的题名,一来有孤岛谍战杀机四伏的“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凉气息,除此之外,或许也有乱世中的男女在人人自危时心中迷惘萧瑟的意味吧。
    将《风萧萧》这类叙事独特的作品改编成话剧,客观上有很大的难度。从最终的戏剧效果来看,编剧将小说原有的情节和结构重组,散落到话剧的新结构中,但幕与幕之间的衔接稍微有些不连贯,例如多条线叙事时,日军的阴谋与主人公个人情感的纠葛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跳跃,在解释因果的层面上存在不清晰。舞台方面,灯光和舞蹈是惊艳之笔,有田大佐时不时的上海话也起到了非常可观的幽默效果。但白苹、梅瀛子和海伦三位女性都着浅色旗袍,导致辨识度降低,观剧过程中如果不仔细分辨,很容易在场次切换时混淆人物角色。相对于原著,话剧版削弱了三位女性的戏份。如果能在小徐和海伦的情感互动中更多展开,或许对于主题的表达会有更好的效果。否则,救亡背景与诗意跳跃的场次切换,难免使不熟悉原著的观众在理解戏剧时产生一定的困难。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在于,它反映出的问题在形式上跟随时代变化,其内核则是不同时代具有普遍共鸣的。我们可以看到,《风萧萧》剧中提出的距离产生美的命题,在现代化社会中依然存在,甚至更加明显。现代社会中男女爱恋中对唯一性、自由、责任乃至聚散的困惑,感情关系里彼此之间错综复杂的较量,丝毫不亚于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滩。距离产生美,倘若暂且不论这一命题的正确与否,其肯定意义在于,人类对于美好的追求生生世世都存在其文明的历史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