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国,守心,守藏 文/牛思源 守护着国宝,守护着国家,守护着尊严,不论身份,都是中华民族的守藏吏! 当我第一次看到《守藏》这本书时,它的题目深深的吸引了我。守藏即守护国家的宝藏,守护中华民族的宝藏!还有它的背景,那是一座庄严肃穆的宫殿——故宫。素来喜爱古文物的我,一激动买下了它。 翻开扉页,发现它所讲述的是一段艰难的历史——故宫国宝南迁。自1933年山海关沦陷后北京形势岌岌可危,很多北方人开始移居至南方。而故宫的文物,为免遭战火洗礼也将迁往南方。文物与人不同,它们易碎易毁,却又价值连城,能想象将万箱文物运往距北京几千公里远的地方是多么的艰难! 这是一本小说,亦是一本史实。 历史只能从客观的角度反应事情的真相,而小说却可以从每一个人物的角度去细细描画,从人性,从感情,多方面的反应一段历史。本书的作者是玄色,她从前的风格总是写奇幻小说,然而本书却一改往日。在守藏中每一个人物都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是那个时代该有的热血与青春。书中主要描绘了多个人物形象,有海归的军事家,出身大世家可鉴定文物的能手,家境没落的大少爷,潜伏故宫的地下党和出身匪窝,敢爱敢恨的女强人……也许起初目的不同,但最后都成为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守藏吏! 那何为守藏吏? “守藏”一词最早出自《周礼·夏官》,而守护宝藏的人,就被称为守藏吏。最初它是一个职位,但现在却有了新的定义。正如书中所写:虽点点星火,却可燎原……每一名华夏子女都是一名守藏吏。那是我们国家的东西,断不可被日本人抢走,断不可重蹈圆明园的覆辙。这一句深深地触动了我。没错,故宫中所放的是我们国家的财宝,不论是身处乱世,还是和平年代,保护它们都是我们的责任。 该书中有荡气回肠的保卫故事,也有幽默有趣的欢喜情节;有家国大义的担当,也有爱恨情仇的纠缠;有欢笑与感动,也有泪水与愤懑。一车车文物向着上海、重庆进发,他们躲避飞机的轰炸,躲避土匪的抢劫,与贪婪的人心相抗。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不仅是战争的炮火,更可怕的是人心的嫉妒与贪婪。到南京,至巴蜀,15年间,他们行程上万里,穿越大半个中国,然而上百万件文物中没有一件丢失,也几乎没有毁坏,堪称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那是他们的梦想是: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可以在安静而明亮的的地方观赏我们国家的瑰宝。现在他们的梦想实现了,我们可以在故宫博物院里欣赏到他们的风采。可能谁能想到他们重回宝殿的血泪与艰辛! 守国,守心,守藏。或许时代不同,意义不同,责任不同,但那颗守藏的心永不会变。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数以千计的守藏吏们不畏牺牲,护着国宝开始万里征程的迁徙,向南或是向西。千里征程,万件文物,奋不顾身…… 此书,从情节和历史真实性上来讲,它不似史料冰冷客观,它情感丰富,通过小人物解读大事件,值得仔细品读。 责编:崔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