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交往,是人们书面交际的主要形式。由于历史进入了网络时代,人们以e-mail进行函件往来的越来越多。由于历史久远,现在书信中还传承有一些旧时的格式和用语。如不认真学习,写信用语也会出问题。 我邻居的小孩儿,考上了某大学中文系,他入学不久就怀着感恩和兴奋之情向他的中学语文老师王老师汇报,为了表示郑重,他颇费精力地写了一封信。他信写得激情洋溢,还搜索枯肠地用些文辞。他自我感觉极好,也以为老师一定很满意。不料,很快收到了老师回信。大出意料的是老师从寄去的信封、信中的文字,都提出了严厉批评,而且老师还流露出在中学里没有教好学生的自责心情。 他的信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惹得恩师那样生气? 王老师电话中给他进行了讲解,使他受到教益。原来在写信封时,他想到最普通的写“某某(收信人)收”字样,也有写“某某启”的。他为了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就写成了“王×老师 敬启”。在信文中还用了“无恙”“又及”,结尾处写上“此致敬礼”,落款在自己名字后加上“受业”。 老师批评他没有弄懂书信中“敬启”的意思就乱用。 “启”用在书信中是写信人对对方陈述、报告的意思,所以常用在书信文字的开头或结尾。用“敬启”则更加一层对对方的敬重。书信开头用“敬启者”,表示向对方述说以下内容,结尾用“某某敬启”表示向对方述说了以上的内容。至于信封上的“×××启”,启是打开信封的意思。与信文首尾用的“启”意思不同。信封写上要收信人“敬启”,写信人自认为这样好像是对收信人的尊敬,殊不知这样用恰好相反。让人“敬启”,就是叫人恭恭敬敬地拆开信封。这哪里含有敬意呢,简直是对人有点颐指气使的架势了。 “无恙”是旧时对对方的问候语,现在可以不用。 “又及”“受业”之类都有一定的用法,通常有一定的位置和格式。 至于“此致”,虽从上世纪初以后已成了书信结束的套语,但它具有较为固定的意义和格式,“此致”什么意思,它和后面的“敬礼”到底是什么关系?需要弄个明白。 一般说,早先的书信后面的“此致”的“此”是指前文,而“致”,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尽、结束,“此致”的意思是信中要说的事情已经说完;第二种,送达、送给,此致的意思是上面这封信是送给对方的。这样,“此致”与后面的“敬礼”本来都是独立成句,并无动宾关系。 我们只要看一看1935年大文豪鲁迅先生写的两封信使用“此致”的情况就很清楚了。鲁迅1935年4月1日的一封信的结尾是“此致,即请道安。”8月3日,鲁迅另一封信的结尾是“此致,即颂暑祺。”鲁迅先生用的“道安”和“暑祺”前还有动词“即请” “即颂”。书信末尾用“此致”,“此”者,不是指后面的“敬礼”,而是指前面信中所写的内容。 与此同类的,给人回信,末尾用“此复”;下发通知,末尾用“此通知”;颁布命令,末尾用“此令”;张贴布告,末尾用“此布”。这些都是煞尾语,“此”字的作用在于概指前文,了结全篇。需要说明的是,过去书信末尾只写“此致”,显得突兀,下面再写收信人姓名;或加“先生” “同志” “女士”之类称谓即可,其他一概不用写,写了便成蛇足。后来“此致”后不写对方称谓,写上“敬礼”,演化为“此致敬礼”的形式,按照惯例,信件结尾处的“此致”可以放上文句号后面,也可单独成行,但要低几格,“敬礼”要另起一行还应该顶格书写。 由于公文、书信末尾用“此致敬礼”的越来越多,人们认为“此致”的用法有了演变。我们翻看《毛泽东书信选集》,也可以看到毛泽东书信末尾用“此致敬礼”的也有不少。他用的“此致”都在信文末尾,敬礼另起行,顶格。有的书信“此致”换用为“谨致” “并致” “顺致” “即致” “致以”等词,与后面“敬礼”联系较为密切。近两年新出版的中型语文词典,如《现代汉语学习词典》(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研社)、《当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都把“此致”注释为用在书信或公文末尾,意思是在此给予、表示或呈送,而且都举出“此致敬礼”的用例。这样,“此致”与“敬礼”之间就只能看成动宾关系了。 声明 本文原载《语文应用漫谈》(韩敬体编,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5年出版),经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