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正义的救赎

http://www.newdu.com 2018-04-24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正义的救赎
     
    不要说有了冤假错案,我们现在纠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伤害和冲击,而要看到我们已经给人家带来了什么样的伤害和影响,对我们整个的执法公信力带来什么样的伤害和影响。我们做纠错的工作,就是亡羊补牢的工作。
                                               ——习近平
     



    自2013年以来,人民法院相继纠正了聂树斌、呼格吉勒图、张氏叔侄等数十起重大刑事冤假错案,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古今中外,错案的发生在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不可避免。造成冤假错案的原因有很多,故意陷人入罪者有之,认识错误者有之,技术落后者有之……如何能够有效的加以防范,降低出错率最大限度地避免冤案的发生,是摆在执法机关面前的一个大课题。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检察院检察长贾宇接受专访时指出,司法机关对冤假错案要“不护短”。同时也特别提到了一件张氏叔侄的错案。这是什么案件?
    贾宇检察长为什么要特别提及?我们一起来看看。
     
    案情回顾
     
    2003年5月18日晚,张高平和侄子驾车去上海。同乡17岁女子王冬搭他们的顺风车去杭州。途至杭州某立交桥王冬到达目的地下了车,张高平叔侄继续驾车前往上海。
    第二天,杭州市公安局接到报案,在辖区内的某一水沟中发现王冬尸体,因尸检出的案发时间与搭车时间相近,公安局初步认定是张高平叔侄所为。后在公安侦查审讯中,张高平叔侄交代,当晚在货车驾驶座上对王冬实施强奸致其死亡,并在路边抛尸。2004年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强奸罪分别判处侄子张辉死刑,张高平无期徒刑;二审改判张辉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张高平有期徒刑15年。此后叔侄俩被安排到新疆石河子监狱服刑。
    在监狱中,张高平显得很突兀,他不像其他人老实得进行劳动改造,而是整天喊冤、不服管教。逐渐他成了一个令监狱管理者头疼的对象。监狱管理者劝他遵守纪律,但他坚持:“伏法但不认罪,劳动拒不减刑”。他经常说一句话:“我不是犯人,减什么刑?”八年间,他不断地写着自己的申诉材料,不断地重复一个相同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和判决书的事实迥然不同。法院判决书认定:在2003年5月19日凌晨1时30分到达杭州后,王冬借张高平手机给朋友打电话要对方过来接她,但朋友拒绝。随后,张辉和张高平共谋,在驾驶室内,对王冬实施强奸。在实施强奸的过程中,张辉掐住王冬脖颈,致其死亡。而张高平的申诉材料讲的却是另外一个故事:案发当晚,在杭州西站,王冬给朋友打完电话后,说朋友要她打车到钱江三桥。叔侄俩为了给王冬节省打车费,好心地把她送到离钱江三桥更近的某立交桥。王冬下车后,他们还把电话留给了她,然后开往上海。
    张高平在监狱里的反常表现,引起了一位驻监检察官的注意。这位即将退休的老检察官研究了案件材料后,深感非同小可,开始帮助张高平邮寄申诉材料希望司法机关复查此案……
     
     案情扑朔迷离 疑点重重
     
    在驻监检察官的帮助下,2010年11月,张高平的兄长,张辉的父亲经过长途跋找到了一位知名的刑诉律师─朱明勇。拜托他为张氏叔侄翻案。
    朱明勇在研究该案后发现疑点太多:一.全案定罪仅有口供,而无任何物证,俩人供述的作案细节也存有多处不同;二.俩人若有歹意,何必等被害人到了杭州联系朋友后在强奸杀人?三.在中国的伦理规范中,亲叔侄一起作案强奸一名女性,不合情理;四.受害人指甲检出的DNA混合谱根本没有张辉、张高平的。五.本案中的“证人”的身份经过多方调查,已确认是一名“狱侦耳目”。“证人”被调到看守所后诱逼张辉抄写了一份认罪材料……
     
    凶手可能另有其人
     
    2012年4月,张氏叔侄案件得以曝光,震动了浙江政法系统。浙江省委成立了调查组重审此案。
    庭审中,检察员指出,该案没有证明张辉、张高平强奸杀人的客观性直接证据,间接证据也极不完整,缺乏对主要案件事实的同一证明力,没有形成有效的证据链;该案不能排除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有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情形。最关键的是公安机关提供的DNA混合谱代鉴定报告结果是:受害人指甲中提取的DNA混合谱带,系受害人与另一名男性混合而成。通过数据比对,这位男性的DNA混合谱带与“勾某某”的DNA混合谱带吻合。
     
    真凶浮现 正义姗姗来迟
     
    勾某某是谁?如今又在哪里?
    曲折离奇的背后,隐藏着另外一个故事:相关资料表明:“真凶”勾海峰已因另一起杀人案于八年前枪决。2005年1月,浙江大学女生吴某在回家途中失踪。一周之后尸体在学校附近的隐蔽处找到,全身赤裸。同一天,出租车司机勾海峰被警方抓获。据勾海峰交代,案发当晚他将吴某送到家门口附近,俩人因车费发生争执,勾海峰怒急,将其杀害。事后将尸体扔到学校附近的隐蔽处。案发三个月后,勾海峰被执行枪决。
    杭州市公安局对被害人王冬指甲中检测出DNA与勾海峰DNA吻合这一结果仍不确信,又立即将此结果送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再次鉴定。经查询比对,鉴定中心给予:王冬指甲中提取的DNA检出的混合STR分型中包含与勾海峰的STR分型的结论。2012年7月,浙江高院在审法官调阅勾海峰的案卷……
    案件背后隐瞒的真相
     
    2003年5月19日凌晨,出租车司机勾海峰在立交桥下搭载了刚刚从张高平叔侄俩车上下来的王冬,深更半夜,见四周漆黑无人,勾海峰动了抢劫的心思,争执过程中将被害人杀害,抛尸在路边的臭水沟。在挣扎中,被害人指甲里留下了勾海峰的DNA。跟上一起案件一样,同样没有任何目击者。
    即使上述推测未经证实,但张氏叔侄确系被冤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2013年3月26日,经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再审公开宣判,认定原判定罪、适用法律错误,宣告张辉、张高平无罪。
    2013年4月,浙江省政法委成立调查组,彻查该冤案相关侦查、起诉、审判等全部涉案人员。
    2013年5月17日,浙江省高级法院对张氏叔侄再审改判无罪,并作出国家赔偿决定,总计赔偿2211461.2元。
    评析:让冤假错案的纠正不再依赖于“偶然”
    从本案的有关报道来看,这是经历了较为完整的刑事诉讼程序的案件,因而涉及的法律程序问题有很多。择其要者,大致有刑讯逼供、辩护意见得不到应有尊重、公检法三机关的关系被严重扭曲、法院和法官的不独立、“疑罪”不是从无而是从轻、司法和民意的关系没有理顺及刑事再审程序在启动方面存在缺陷等问题。可以说,这些问题既是造成冤假错案的直接原因,也是大多数冤假错案得以产生的主要因素。
    回归到案件中,张氏叔侄入狱后,一直没有停止伸冤,无数次寄出甚至在2005年看到新闻报道后,还准确的指出潜在真凶。然而他们的申诉长期未能正式被受理。即使在所在监狱的检察官的帮助下,多次通过官方渠道正式提起申诉,也同样杳无音讯。2010年,代理律师接手该案后,曾到浙江高院查询,发现“二张”的申诉材料竟然没被录入高院电脑系统。直到2011年年底,此案经媒体曝光引发关注后,才低调启动复查程序。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但可以肯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刑事再审程序在启动方面存在缺陷。按照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诉人对生效判决不服,既可向法院申诉,也可向检察院申诉,但是没有明确规定向哪一级法院或检察院提出申诉。按照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当事人的申诉一般要由作出生效判决的原审法院加以接受和审查,除非事先经过原审法院审查处理,或者案情确属疑难、重大、复杂,或者下级人民法院请求上级人民法院处理的,上级人民法院一般不会就当事人的申诉予以直接受理。这必然会使得合法再审的提起与生效判决中的错误纠正面临较大的困难。道理很简单,再审程序一旦启动,就将使原审法院所做的生效裁判收到重新审查,而通过再审一旦将原审裁判加以推翻,原审法院和原审法官也往往会受到一定的追究,至少也会受到一些消极的评价。原审法院和原审法官与再审之间所存在的这种职业上的利益牵连,无疑会对当事人的申诉保持消极的态度,进而拒不开启刑事再审程序,并最终导致错案长期得不到纠正和审判。尤其是在当事人提出申诉后,法院对申诉进行审查的程序并没有采取“诉讼”的形式,而是采用了类似行政审性审查活动的书面形式,在这一决定是否启动再审程序的程序中,申诉人无法通过与决定者面对面的交涉、说服和争辩来施加自己的影响力,从而导致再审程序的启动权完全掌握在法院和检察官手中。换句话说,刑事申诉实际上与一般意义上的“来信”“来访”并没有实质的差别。
    由此看来,要保证冤假错案能够得到“制度化”的纠正,就必须对中国的刑事再审程序进行彻底的变革。尤其是在整体模式方面,要使中国现行的审判监督程序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诉讼程序。与此相应的制度建设或许可以是,在对申请再审理由作出重新界定并区分有利于被告人的再审和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的同时,我们还可以考虑提高接受再审申请的法院级别,由作出生效裁判的上级法院接受再审申请,这既可以显示出国家对再审启动的慎重态度,也可以使作出生效裁判的法院摆脱“自己担任自己案件的法官”之嫌疑。
    责编:随倩、崔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