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起跑线》聚焦升学难题 中国观众深有共鸣

http://www.newdu.com 2018-04-09 羊城晚报 何晶 参加讨论


    
    4月4日在内地上映的印度电影《起跑线》,上映4天累积票房轻松过亿。从上映首日起,该片的单日票房始终位列当天大盘第二名,榜首则是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头号玩家》。《起跑线》由萨基特·乔杜里执导,伊尔凡·可汗、萨巴·卡玛尔等主演,豆瓣评分8.1分,淘票票和猫眼均评分9分。影片用轻松欢乐的剧情、行云流水的叙事,让观众反思各种现实问题。截至昨日,该片累积票房接近1.2亿元。
    故事扎心,为好学校费尽心思
    网上流传关于印度电影到中国的段子——“先是来了《摔跤吧!爸爸》,接着《神秘巨星》上演《离婚吧!妈妈》,现在热映的《起跑线》则是《加油吧!孩子》。”
    在《起跑线》中,服装设计店老板拉吉(伊尔凡·可汗饰)和太太米塔(萨巴·卡玛尔饰)是印度新兴的中产阶级,他们勤劳致富,豪车豪宅不在话下,但两人都没怎么接受过“优质教育”,尽管衣食无忧,仍然无法进入印度的上层社会。
    妻子米塔不愿女儿皮娅重蹈覆辙,坚持要让她进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印度的公立学校条件艰苦,厕所非常简陋,孩子们上体育课基本在泥地里打滚;而私立学校不仅会教孩子各国语言,还设有礼仪课、科学课、音乐课、美术课等等,环境可以和五星级酒店媲美。于是,米塔开始了她的择校大作战,第一步先选出印度前五强学校分头考察,第二步请教育顾问培训自己准备入学面试,第三步则是一所所学校去面试。为了孩子能进入理想的学校,这对中产父母还上演现实版“孟母三迁”。
    细节讲究,中国父母深有共鸣
    《起跑线》讲的虽然是发生在印度的“升学难”,但中国父母看了会感觉非常熟悉,片中大量生活细节让中国父母戳心。
    比如拉吉第一次去学校给孩子报名,天还没亮学校门口队伍已经排成了“春运现场”,很多家长凌晨12点就来打地铺占位,甚至带着塑料瓶接尿,拉吉连报名表都没拿到。接着他们转战私立学校的“学区房”,在高档社区买下一套豪宅,但这只是基本条件,不仅孩子要参加入学考试,父母也要接受面试。除学历、职业等硬性指标,父母的谈吐思维、衣着品味等等也要被考核……
    拉吉和米塔果断加入了备考大军,包括用英文推荐孩子,准备考官会问的问题,比如“如果你的孩子不愿意上学,你会怎么做?”“你怎么对孩子解释贫穷?”最终,拉吉和米塔的谈吐举止都过了关,孩子面试也很成功,但仍然没能进入理想的学校,原因是——“学校不想收服装店老板的孩子,因为这样的父母没有受过什么好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也不会重视。”绝望之下,夫妇俩听说印度每所私立学校都有25%的名额留给贫困学生,于是决定假装贫困户骗取指标,从学区豪宅搬去贫民区……
    片中,米塔经常念叨:“如果我的孩子考不上好的幼儿园,就进不了好的大学,出来就找不到好工作,之后会被孤立,变沮丧,最后很可能会去吸毒,一辈子就毁了。”这句出现了多次的台词,戳中了不少中国父母的痛处。
    节奏流畅,喜剧风格笑点密集
    虽然《起跑线》聚焦的是残酷的教育问题,但影片风格欢快,笑点密集,两个小时看下来很轻松。
    拉吉和米塔买下豪宅不久,在家里开party邀请附近上流社会的邻居来玩,希望孩子能交到新朋友。可惜,在party上,拉吉和孩子跳起了一首印度“底层人民”热爱的舞曲,大家笑成一团,直到米塔不得不偷偷断了电。她告诉丈夫:“你以为他们是真的笑得很开心吗?他们是在嘲笑你,因为上流阶层不会跳这样的舞!”看得人哭笑不得。
    再比如为了能融入上流社会,拉吉和米塔告诉邻居们自己一家要去欧洲度假,但实际上只是去照相馆拍了几套“大片”,上传到社交网络“证明”自己出国了。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属于上流阶层,拉吉和米塔浑身上下穿着各种名牌去培训官那接受训练,结果培训官告诉他们,真正的上流从来不炫富……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打地洞。”《起跑线》的故事似乎诠释了这句中国谚语。片中情节似乎很遥远,又似乎非常熟悉。虽然故事扎心,但片尾非常温暖,看完你才会明白,属于孩子真正的起跑线究竟是什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