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情怀与艺术抒情的感动人心——观四川曲艺剧《望红台》
近日,一台全部由巴中地区业余演员演出的四川曲艺剧《望红台》在第九届中国曲艺节成功上演,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作品表现出深厚的人民情怀、人民与党和革命事业的血肉关系、强烈的抒情性和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性,深深打动了观众。 《望红台》的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在革命历史题材的艺术创作中大胆表现革命中的纯洁情感。故事的核心是写红军长征途中战士大山与农民姑娘杜鹃的相遇、相恋、别离和思念,特别重点描写了大山和杜鹃面对离别的内心情感,从中表现出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革命征途中贯穿的人民情怀,以及人民基于红军带来生活巨大改变的强烈向心力。作品从剧本的文学性和表演的音乐性上层层渲染了这种情感表达,诗性的语言和融入民间曲艺的抒情音乐表现出很大的感染力。分别前大山对杜鹃表白道:这一走还不知道要走到哪里,但始终就是跟着红军走,跟着走,不管走到哪里,都是走革命的路、为人民谋幸福的路。表达了革命战士心中家与国、情与义的难舍难分。正是大山和红军为人民带来的解放和人民情怀支撑了杜鹃对大山的年年守望和怀念,唱出入土至死也会相思念的深情。等待与怀念的情感抒发,成为剧中最重要也最有感染力的抒情段落。抒情成为超出叙事的更有震撼力的艺术表现。许多唱词表现出源自人民情怀的诗性和充沛感情。结尾的对唱、合唱道: “你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 ,成为情感表现高潮,表达了党和人民、历史与人民的水乳交融般的紧密联系,人民对党的事业的自觉投入。 《望红台》对革命者与人民间美好纯真情感的浓重描写,对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很有意义。这样的描写继承了民族歌剧《红珊瑚》 《洪湖赤卫队》等作品的优秀传统,即把革命事业与革命者的美好感情、革命理想与幸福向往、历史正义性与人民性,以艺术的优美统一起来,也是在美丽的人性和情感描写中表现崇高和正义的价值。现在有些描写主流价值的影视作品在表现人的美好感情上缺乏深入的艺术拓展甚至有贫乏表现,应该从这部朴素的舞台剧中得到启发。 作品的另一个成功之处是它的音乐和民间文艺表现,这也是该剧能够打动人的地方。它吸收了大量四川清音、扬琴、竹琴、金钱板等民间音乐和四川盘子、谐剧、莲花落、车灯等曲艺形式,融于歌唱和表演中,形成说唱与舞蹈的叙事,音乐和歌唱抒情的表演形式。其中故事叙述的苦水台、甜水台到望红台的演绎,呈现了生动的民间传说式的故事性,曲艺的说唱进一步加强了舞台剧的大众性;竹琴的急弦如雨,金钱板的节奏感,谐剧方式的诙谐,则表现出别具特色的舞台叙事功能和文化特殊性;而融入四川扬琴曲调的男女主人公高潮唱段高亢、明亮、抒情,表现出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艺术部分,显示了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音乐的加入,也使非遗有了新的文化生活功能,即对当代艺术表现手段的丰富,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的历史性在文化现实性和人民文化生活中保持了文化活力和传承性,使非遗保护真正活起来。 曲艺艺术本来就是民间艺术,有着大众化、通俗化的突出特点。 《望红台》的演员都是业余的,有乡镇音乐教师、退休工人、曲艺爱好者、机关干部、在读学生等,在艺术主体上还原了曲艺的大众性、人民性。他们的表演倾情投入,朴素动人,对待艺术的真诚态度,对于专业文艺工作者也是一个促进。众多业余演员的参演,也反映了巴中地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层次,展现了基层人民在美好生活新追求中对文化艺术的极大热情。这种文艺创造的群众性参与,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区域社会和谐发展,也具有生动而积极的文化借鉴意义。 作为一种艺术新形式探索的曲艺剧, 《望红台》还有一些不足,主要在于“剧”的戏剧性特点还比较薄弱,革命历史的故事表达还不够独特,晚年舞蹈女主人公的情感表现过多沉浸于思念,而缺少人民在新的生活道路上奋进的具体表现。但《望红台》仍不失为一台群众性的有积极意义的新作品。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