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延丰 于延丰书写的草书团扇 于延丰书写的草书条幅《王维诗一首》。 于延丰书写的隶书对联 “汲古是我们手中的双桨,写心才是我们要抵达的彼岸。”在深圳的各种书法活动现场,经常能看到于延丰谦厚的身影。传统文化、书法艺术中那些优秀的思想资源,在他身上明显转化为生活与创作上的温恭诚笃,执事有恪。多年来,于延丰一直在深圳市罗湖蓓蕾艺术学校和罗湖区文化馆从事艺术教学和群众文化工作,在书法创作、书法教学辅导、群文活动组织、文艺刊物编辑、理论研究、文艺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他现任深圳市罗湖区文化馆副馆长、深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罗湖区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近日,于延丰接受了深圳商报记者专访。他说:“书法真是学无止境,写了这么多年,还是不断发现问题,还要不停写。” 受家学影响自幼喜爱书法 受家学影响,于延丰自幼喜爱书法,平时潜心研习书艺,每年均有数百幅新作问世。“大概九岁时,祖父就教我写字,字帖是祖父写的,我看着临摹,有时他也给我找来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学习,写完他就帮忙圈点。祖父的字写得很好,是很规矩的馆阁体,可惜没有留下他的字。”在于延丰的印象里,幼时每逢过年前,家里周围很多人都会拿红纸来请祖父、父亲写春联,这令他深感写好书法是一件受人尊重的事情。 及至初高中,因忙于学业,于延丰这段期间较少练字。等到考上河北师范学院(现为河北师范大学),才又把书法“捡”起来了。大学期间,于延丰加入学校书法协会,并任副会长,通过自学真正开启了书法人生之旅,此后屡次获奖。按他的话讲,练书法让他有一种“成就感”。为此,虽然大学读书时所在班级是一个民族班,专业学的是行政管理,但不同于毕业时班里同学选择到机关工作,于延丰自愿被分配到河北承德的一个文化馆,只为能有更多时间和机会接触书法。 机缘巧合,于延丰没想到自己和书法更与一座新兴城市——深圳结下深刻的缘分。还在河北的时候,于延丰同当时很多年轻人一样,对深圳这座年轻充满朝气活力的城市满怀憧憬,平时就特别订阅《深圳青年》等杂志刊物留意经济特区的一举一动。1993年,当他看到《中国文化报》刊发了一则招聘启事,很快就动身前来深圳罗湖蓓蕾艺校应聘当书法教师,自此扎根深圳。“从1993年到2016年,我一直在罗湖蓓蕾艺校从事书法教学辅导工作,并主持艺校工作,累计辅导书法学员1500多人。”值得一提的是,期间于延丰辅导的学员在30多次全国少儿书画大赛中屡屡获奖。2016年,于延丰转入罗湖文化馆后分管艺术培训及美术书法摄影工作。 多年来致力于隶书的研习 从楷书到行草,再到隶书,于延丰对于每种书体的创作阶段皆有不同的领会。他坦言,最初专注楷书,既是为了提高自身,也是因着教学工作需要。“楷书讲究基本功要扎实,不能含糊,还要重性情。那种随机生发的丰富性,情感的融入与表达,是楷书的特点。行草固然起步稍难,但掌握了要领之后有路径可循,就会提高。隶书则易于入门而难于提高,易写整肃而难于活泼,易成定式而难于突破,易入俗格而难成上品。” 随着年龄的增长,亦是跟自己的性格特点相契合,从2003年至今,于延丰在书法上重点转至隶书创作。“我多年来致力于隶书的研习,汉隶的博郁、朴茂、雄浑之气深深地吸引着我。”于延丰介绍,十多年来他对《张迁》《西狭》《郙阁颂》《好大王》《鲜于璜》《杨淮表》等隶书经典碑帖深入研习,回到源头,追溯古人,将孔子的“夫好古敏求,则变化出矣”作为探索书法艺术的必由之路,在传统中挖掘营养,并融入当代人的审美情趣,追求古拙、朴厚、沉雄、淳雅的书风。 勤于笔耕,自有硕果。据了解,于延丰曾在全国、省、市各种展赛中屡获殊荣。2012年举办“汲古写心”于延丰书法作品展、2013年举办“汉风雅韵”于延丰等三人隶书作品展。出版个人书法专辑《中国书法家年鉴——于延丰》《中国当代书画篆刻家——于延丰》。书法评论家郑荣明评价说:“于延丰对于隶书形质的融通似乎有一种突出的能力。”并认为“他对汉隶‘精神’的把握比一般人更为敏感、准确,融通的功夫也堪称高明,这一点,必将决定他日后真正的成就。” 书法的创新不能凭空想象 除了书法创作,于延丰多年来也注重理论研究,尤其对于书法有着不逐时俗的见解。“关于书法的创新,早些年我不太理解,走过弯路,慢慢才明白。”在于延丰看来,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创作载体的视觉艺术,同其他艺术门类相比,书法艺术在表达情感、抒发情怀方面确有它的局限性。或者说书法艺术的表现方式更含蓄、更深层,更需要技术参与和综合修养的历练提升。“当今中国,书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参与人数多,受众群体广,但真正能够上升到艺术高度去从事创作和研究的却要少得多。尤其应引起重视的是,书法的社会评判标准非常混乱,从而导致创作的盲从和肤浅,甚至低俗。” 于延丰表示,书法的创新不能凭空想象,必须掌握古人的方法再谈创新,现在那种不经临帖而随意写字的,肯定是站不住脚的。“书法艺术因其历史承续性强的特殊性,决定了从事此门艺术创作,必须经历对历代传统经典的深入发掘和继承,这是从事书法创作想要登堂入室的必由之路。”于延丰强调,书法之“法”蕴藏于历代浩瀚的经典碑帖之中,它是人类艺术文明的结晶,任何从事书法创作的个体,都无法绕过传统这一丰碑。只有“汲取古法”,方能“书写心迹”。“汲取古法既包含技术层面,也包含更深层的精神层面。挖掘传统的深度决定着未来创作的高度,取法的品位决定了作品的格调。” 2010年,于延丰拜知名书法家刘文华为师,令他对书法理解又进一步。“刘文华老师认为,书法首先要讲理性,然后讲方法,要从哲学艺术角度切入书法,因为书法不是纯技术性的活儿。也就是说,写字不单是一种艺术活动,从大的范畴来讲,是一个文化概念,书法的阴阳关系、虚实关系,跟中国哲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学养是保证书法格调最主要因素 诚然,数十年来非同常人的临池之功,于延丰已然调理出属于自己的一套“活络”的创作之法,但在书法追求上一以贯之具有更高的志向,从更高深的哲学境界上要求自己。在他看来,一般人要写好字不难,却难以理解到书法的哲学高度,大多数人只能停留在写字的层面。“书法注重学养,在具有一定训练的基础上,要写出更高水平、更有哲学高度的书法还是要靠学养支撑,学养是保证书法格调最主要的因素。没有学养的书法终究是粗俗简单,而学养要靠不断修习文史哲加深。” 同时,面对今人“提笔忘字”似乎越来越严重的现象,于延丰也表达了担忧。他认为,愈是如此,愈要重视书法。当前正在大力推行中小学“书法进课堂”,书法基础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无论从实用角度还是艺术角度来看,皆是好事,但接下来还要加强解决诸如师资短缺、教材设施匮乏、课程体系不科学等问题,让书法种子能够更好地在中小学里生根发芽。尤要一提的是,这些年来,于延丰负责罗湖区群文书法及罗湖区书协工作,对深圳整体的书法创作亦有一番独特的观察。他指出,深圳作为一座现代城市,但传统书法反倒在这座城市发扬光大,书法群体越来越大,整体水平在广东数一数二,在全国也有不小影响。“当不少城市的书法家都在提倡创新突出个性的时候,深圳书法界反而以回归传统的居多,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此外,谈及自身的书法评判标准,于延丰告诉记者有三:“一是有传承性;二是有扎实的基本功;三是格调高,不粗俗。”他指出,尤其是当代隶书创作,师承汉隶古法,探源逐本已成共识。但因受时风影响,写意趣的多,表现风神的少;写形式的多,探究内质的少;耍技巧的多,趋达妙境者少。同时,因取法的趋同,评选导向的影响,易形成千人一面的格局。医治这些病症,别无他道,均应回归传统,汲取古法,写汉人风髓。亦可上溯先秦篆隶,参融简帛、砖石,下延魏晋碑刻,借鉴其他书体笔法,博取约出,融古铸今,方成自家面貌。“以古为法,但不能泥古不化;师古是为写今,汲古是为写心。抒发胸臆,表达书家的人文情怀和艺术追求,是每一位在浩如烟海的古代碑帖海洋中遨游的书者的最终目的。”于延丰说。 (深圳商报记者 魏沛娜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