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习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观测到历史时代的样貌,触摸到俗常的肌理,还有平凡小人物的喜忧。她观察俗世的细致入微,对人情世事的悲悯与疼惜,使其作品具有很强的辨识度和审美意味。 相较于小说、诗歌、戏剧等,可以说,散文是拥有更高自由度、更为开放的文学体裁。这种自由开放,赋予它多样性与丰富性,让我们读到斑斓繁芜的世界,也帮助我们拨开现象的迷雾,获取人生的真谛。同时,也因为自由开放,它对散文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倾注更加纯粹真挚的情感,拥有更广阔的胸怀和博恰的智识,以及用精取弘的文学素养。 习习对生活和散文写作是有高度的尊重和敬意的。她“坚持要求自己安安静静地写作,写自己认为的有文学品质的散文”。在这样的文学自觉下,她的创作始终坚守散文的底气——“个性的呈现,对生命、对生活深邃的切入”,在横向方面不断拓展写作内容的广度,在纵深层面对生命个体和历史时代进行深沉思考,同时,在散文文体方面,她就散文作为文学而提出了更多的书写的可能性。 习习的作品有一种难得的熨帖感。像《黑蝴蝶让我们目眩神迷》的题记所写的那样,文本的叙述如同拉着你一起在阳光底下话故人、聊旧事,那些昔日影像就在太阳的明影儿里活泼地蒸腾起来,鲜明灵动,又带有温度。这讲叙是片段的、零散的,又能随时自然地接续串联。 真 梁实秋在《论散文》中写道:散文是没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处置,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便把作者的整个性格纤毫毕现地表现出来。习习拥有女性作家普遍具有的敏锐细腻、多思善感、纯真沉静等特质,她将对生活的丰富感知进行咀嚼和回味,转化为写作的灵思。 习习的散文善写“小”,以小见真,且具有“大事化小”的能力。她的“小”并不是规避历史时代,去抒写细碎琐屑的小情小调,也不是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宣泄个人色彩浓重的心绪或者情感。她在将眼光投向历史时,并不是记史数典,塑英雄叙伟事。她的“小”,是从苍茫的尘世中,攫取打动人心的部分片段,将细微之处放大,照射到现实和生命个体中去;她频频书写的那带有记忆烙印的生活经验,是对时代和历史的贴近,对俗常细节的还原与提炼,对平凡人可爱、可怜、可笑、可叹面貌的立体刻画。 《黑蝴蝶让我们目眩神迷》描写的是在“工业时代”,依附于工厂周围的,工人们聚居生活的大院里的俗常人事。寥寥片段,浓缩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代风貌和平头百姓的生存状态,读来是似曾相识的邻里和犹在眼前的人世百态。《一种类型的群居》交代了工厂大院里的日常。这大院里的世俗,尤其是由“贫穷和无知带来的习性”——比如偷窥的习惯、比如分配不均、争风吃醋,比如表达不满的粗鄙动作,当然还有一家有难,众人纷纷施以援手的善良……这些细节或者说片段的截取,体现出作家体悟生活的深意和尽可能冷静还原生活的本真态度。它们再现出时代的面貌,将读者记忆中的已经模糊的人事瞬间唤醒,并由此牵引出一系列与之有关的遐想。而生活在茶壶院儿里的人:万事精通、颇有威望的瘸腿舅姥爷,通情达理也有迂腐古板的一面;人群里特立独行、被街坊邻里私底下嘲笑又因为组织大合唱而被另眼相看的知识分子四眼儿,想要独立要自由却被吓止,最终如愿以偿在大家遗忘的角落里默默无名地生活下去;正在长大的知识分子六一,如小大人一般机灵,也有他的淘气和倔强;做事投机、用情愚痴的大红,聪明却用错了地方,身体上承受的断指之痛并没有让他消沉半分,直到痴爱姑娘的芳心许给了双胞胎弟弟,终于背井离乡;漂亮却心意难测的邻家姑娘莲娃……所有的人物品性都是多样的、丰富的、立体的,没有好人与恶人的严格区分,他们是脚踩在大地上的普通人,是院落风俗和文化的建设者。这些小人物,人性里既有闪光面,又有不易被发现的幽暗面,既强大坚硬又柔软脆弱,如同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呼吸成长起来的。 节 制 习习热衷于书写俗常人生,这俗常中的人事无疑是琐碎的、司空见惯的,然而又是包罗万象的,要有热爱生活和平心静气的心,才能发掘出那些有着独特光辉的部分。在将生活编织进写作时,习习的书写节制又通达。这节制既有情感的节制,又有语言的节制。 “不多不少,这次先说这些。”如题记所言,她的书写不执著于铺陈渲染,而是抓取与人事相关的核心片段。素描勾勒出轮廓和细节,没有浓墨重彩的粉饰,没有旁枝斜逸的杂乱。她平静而又扼要地力求描摹出旧时光中人事的本质样貌,让读者自己在这人事无常的变化中体味时光和人性隐匿的力量。 《黑蝴蝶让我们目眩神迷》中,“我们这群人,像被一只无形的手——吊车的大爪子一样,随便揪起一团,丢进了一个茶壶——我们的大院。”一句话描摹出生活的区域形状——平躺的大茶壶,以及大院里杂而不同的人群构成和相对封闭的群居生活模式。她用简洁的词句来点明要写的事件,犹如先想到特质,再来叙述佐证。《举着胳膊走路的人》中,“我们大院对知识分子的看法很复杂”,“那是让人难忘的一天”“两个知识分子的交锋……”“但是,终有一天,举着手走路的四眼儿会让大家另眼相看的。”“要说说合唱了”等等。这种凝练的书写方式有效而直接地截取最能凸显人物的片段,把笔力集中在有聚焦效果的事件上,避免了冗长的关于背景和衔接的赘述。 语言的节制则体现为用词上的通透与炼达。尽管在书写时节制情感,精心提炼,习习在用词炼句、叙述口吻上却并不生硬,反而流畅生动,恰如其分。《我们乏善可陈的冬天》讲述了以六一为中心的孩子们的冬日生活。心和胃全都空空荡荡的乏善可陈的冬日,六一大脑里的知识成了大家打发时间的重要谈资。六一给大家讲鬼故事,在精神和物质上给大家提供营养,然而,却集体引起了不适……不管是事件本身,还是用词,都饱含了冬的意味。“贫寒的长冬铺天盖地地来了”“六一妈的尖叫声像摔了一地的冰碴子”,听鬼故事的“尕女子牙齿哒哒哒的乱磕着”……没有过多的修饰形容,如清透的流水流淌而过,随大地起伏,或无声滋润,或就势落下。语言的通达与凝练减少了作家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和隔阂。 从习习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观测到历史时代的样貌,触摸到俗常的肌理,还有平凡小人物的喜忧。她观察俗世的细致入微,对人情世事的悲悯与疼惜,使其作品具有很强的辨识度和审美意味。“我热爱写作,它只遵从内心的指使,它赋予我精神上的自由,让我常入无人之境,让我可以在一个人的疆场上万马驰骋。在繁杂躁乱的生活中,它沉静入心、可以不被打扰,而且,它与世间万物物理性的进程不同,它永远都在成长,它只会愈加繁盛。”自觉生活、自觉写作的习习,对待散文写作有自己的思考和态度,因这热爱,赋予她一股高昂自由的力量,这力量会支持她在写作上走的更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