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汉学史上的薪火传承者 在反映朱迪特特殊“东方情结”的历史小说作品中,有受老师丁敦龄影响的《太平天王传奇》,有根据“香妃”轶事写的《天子宠妃》,有波斯英雄史诗《伊斯坎德尔》,以及描写17世纪法国远征印度的《征服天堂》。另有《篡夺者》《爱的郡主》《孟加拉女王》《白鸽》《一只白象的故事》《山中老者》和《布提法赫之妻》等。朱迪特留给后世的是一个浸润东方风情的异域世界,所涉疆域除了中国,还有日本、暹罗、印度、土耳其、埃及、以色列和波斯。展现在读者眼前的遥远东方,经常含有作者异想的奇特色调。诗人邦维尔评论说:“我们法兰西曾经有过非常杰出的女性。然而,我认为其中无人能超越《伊斯坎德尔》的作者。她的想象力和精神世界璀璨无比。” 1910年,朱迪特全票当选龚古尔文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她公然宣称:“我是一个中国女性,一个转世中国公主。”显然,这里的“中国”是她一生寄托梦想、希冀能自由生活的宿地。 朱迪特对中国感情真挚,促使她成为法国汉学史上的薪火传承者。35岁那年夏天,她在迪纳尔海滩遇到8岁的邻居乔治·苏里耶-德莫兰,热心教他学起了汉语。十余年后,她的努力结出硕果,乔治最后成为汉学家,写下30多本散文、小说和戏剧作品,如《杨贵妃》《孙悟空》《中国艺术史》等。乔治·苏里耶-德莫兰的另一重大业绩,是将中国针灸术介绍到了法国和欧洲,著有《中国针灸大全》。 1917年,朱迪特·戈蒂埃逝世,安葬在布列塔尼海岸迪纳尔的圣埃诺加公墓。她的墓志铭用“日来天”三个汉字刻写,意为“晨光自东方而来”。奉献墓铭者是受中华文明影响的阮福明。他原为安南阮朝国王,年号咸宜,因反对法国入侵干政,被殖民当局抓到阿尔及利亚软禁。朱迪特于1900年6月在巴黎世博会同他巧遇,十分钦佩这位受到印支民众拥戴的“英雄”,暗生情愫,双方异地通信长达17年。 朱迪特·戈蒂埃离世百年来,其著作几乎被遗忘。她对东方学扩展到中国、伊朗、印度和日本的贡献亦随之埋没。在当今国际学术界,谈到对东方文明的研究,人们重视亚述学和埃及学,醉心于对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和埃及象形文字的译解,很少提及朱迪特在欧洲努力传播中华文明的业绩。所幸这种局面已经得到改观,现今已有越来越多的朱迪特作品研究成果发表,使她一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不久前在巴黎召开的颇具规模的“朱迪特·戈蒂埃百年祭辰国际学术论坛”,更是向世界宣告了这位中法文学交流先驱的“价值回归”。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