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位移事件表达模式的语言差异不仅体现在形态句法层面上,而且也体现在语篇叙述风格上。通过考察英语位移事件表达的汉译情况,我们发现汉语译本倾向于将原文的复杂路径事件解构为若干简单子事件,每个子事件由独立的动词或组合引导,这与动词框架语相似;另一方面,与动词框架语译者在翻译英文方式信息时高频使用的省略翻译策略不同,汉语译者更多采用部分和补偿翻译策略。这表明,汉语译者在词汇层面上降低方式信息编码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同时,又通过其他策略补偿汉语方式动词的相对贫乏。汉语既关注整体位移又注重位移方式的语篇风格,是由汉语位移表达的主要句法结构即动趋式决定的,也是汉语位移事件表达模式历时演变在共时层面上的体现。 【作者】池昌海 姜淑珍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杭州310028 【期刊】《当代修辞学》 2016年第4期 【关 键 词】位移事件 语篇叙述风格 复杂路径 方式动词 英汉翻译 翻译策略 一、位移事件词化类型与语篇叙述风格概述 根据Talmy(1985,1991,2000),不同语言在位移事件(motion events)表达上呈现出类型学差异。根据位移事件核心图示core schema)即[路径]的句法位置不同,Talmy将世界上的语言分为两种主要类型: 一是卫星框架语(Satellite—framed Language,下称S型语),即位移[方式]融合于主动词,而[路径]则独立编码为卫星语素(介词、副词、小品词)。以英文为例: 英语母语者倾向于将[方式]作为一个凸显的概念要素,编码时融人主动词,而用卫星元素(如例句中的介词)编码[路径]。大多数印欧语属于S型语。 二是动词框架语(Verb—framed Language,下称v型语),即位移[路径]融合于动词,而[方式]由卫星语素独立编码。以西班牙语为例: 西班牙语者倾向于将[路径]作为一个凸显的概念要素,与主动词融合;而用卫星元素(如例句中的动名词)形式将[方式]独立编码(或者省略)。此类语言以罗曼语为代表。 Talmy对位移事件词化类型的划分是以语义要素和形态句法属性的对应关系为立足点,而Dan Slobin和合作者们(1996,1997,2000,2004)在跨语言研究中发现,位移事件表达模式的语言差异不仅体现在形态句法层面,而且在语篇和叙述风格(narrative style)上体现了系统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涉及路径、方式和背景表达,其中以路径和方式信息编码的差异最为基本。 关于路径:描述同一位移事件,持V型语者叙述的事件片段比s型语少。 关于方式:(a)持V型语者描述的事件中兼有整体位移和运动方式信息时,整体位移优先表达(除非位移方式有违惯常)。(b)较之V型语,s型语的方式动词在数量上占优势、类型上也更丰富more diversified)。(c)较之V型语,S型语的方式动词更富有表达力(more expressive)。 Slobin(2004,2006)还根据方式表达颗粒度(degree of granularity)和方式动词的库存量差异提出了方式凸显斜坡(cline of manner sMience)的概念,并将语言分为高方式凸显语(high manner salience)和低方式凸显语(1ow manner salience)。S型语由于主动词位置由[方式]和[运动]编码,[方式]要素的可及性高,在编码中不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extra eforts),故而在编码和解码中均不会增加认知负荷;而V型语,由于主动词的位置由[路径]动词占用,[方式]要素由卫星语素独立编码,势必会增加认知处理负荷。因此,s型语经常是高方式凸显语,而V型语多为低方式凸显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