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喜宴观后感》由读后感大全整理,仅供参考。 第一篇范文:喜宴观后感 喜宴是李安93年执导的一部有关同性恋的电影,但是通篇看下来,同性恋反倒没有给我留下比较深的印象;给过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中国传统,影片中无处不在,甚至一点都不避讳地把“闹洞房”这一特有现象展现出来。正因为这部影片有着太深的中国的烙印,于是影片的主题就显而易见了,“当中国传统遇到了同性恋”。 我始终觉得李安导演把中国人参与进同性恋问题是别具匠心的,在尊奉“传宗接代”“香火”传统的中国社会,血统是至高神圣的,不容亵渎的。这就决定了女人在传统社会不可或缺,于是在传统的中国人这里,男人和女人在一起是传宗接代的要求,是对孝义的尊崇。这是全世界各民族中比较典型的一种传统,大家都讲血统,尤中国为甚,尤其在当时中国被世界认知为开放程度不高、现代化程度低的情况下。所以,在世界各民族的人们都面对同性恋问题的时候,似乎中华民族有其典型的代表性,似乎只要中国人处理得好同性恋问题那么全世界就都不应是什么问题了。于是,中国人就理所当然地作为同性恋问题的“合理”“反方”被树立在那里,这样恐怕没有哪个人是不信服的。 此外,影片结果的处理有些勉强,显示了导演为了迎合东、西方文化做的妥协,或者说为了表示自己的态度、看法,结果显得太过于积极、理想。伟同去到美国已经十年,如果说他在美国相对比较开放的环境下,逐渐将自己的趋向展现出来,逐渐完成了自我劝说、释放和认同,那么伟同的爸爸仅仅在美国待了几个礼拜,竟能那么迅速地接受同性恋,这怎么可能? 就写这么多吧,算是抛砖引玉。 第二篇范文:电影喜宴观后感 电影喜宴延续了推手的主题——探讨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且在喜宴中,文化间的冲突得到更强烈的展现。李安把婚礼,这个中国人十分看重的人生经历摆到了风口浪尖上。在多数中国人看来,婚姻的最为重大的意义在于家族的延续。故而婚姻最理想的结局必须是孩子的诞生。所以,婚姻模式必然被默认为一男一女式的。西方传统婚姻也是一男一女的结合。不过,随着现代人权观念的发展以及现代爱情观的普及。不同类型的婚姻模式也开始得到尊重。同性恋就是类型之一。虽然同性恋无法实现家族的延续,不过支持同性恋婚姻的人会说,首先,如果我们尊重人的自由选择权利,那么我们没有什么理由去反对两个男人或女人选择结为夫妻;其次,即使我们不尊重人权,但如果我们笃信爱情才是婚姻最重要的原因的话,那么我们也没有理由反对两个男人或两个女人因为相爱而结婚。 说到底,喜宴所反映的就是中国传统婚姻观念和西方现代婚姻观念的矛盾。对于遵守传统的中国人来说,同性恋显得太过离经叛道了,而对于那些接受新的婚姻观念的人来说,传统婚姻又显得太过专制。如何调和这种矛盾呢?李安在影片的结尾处给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男主角的父亲以宽容的态度接纳了儿子的同性恋伴侣,同时,因为他促成了儿子与一位女人的假婚姻,他得到了孙子。这也似乎是电影情节中最能让主要人物接受的一个方案了。当然,不能忽略的是,李安对宽容精神的强调。这表明,他实际上将传统和现代摆在平等的位置上看待。 第三篇范文:喜宴观后感作文 社工,是指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 看喜宴过后,我突然觉得这个电影跟社工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里面并没有出现过社工,这一点也让我进行了深思。就是因为这一点,我觉得这部电影也是反映了现实中一种现象,为什么性取向正常的人为什么还会选择做同性恋?90%的男女都有双性恋倾向,在性向撒过程中,有一个性向模糊期,大致是从岁到18岁,在这期间如果个人因外部环境和自身心理方面的因素而选择了同性恋,是一种个人性向的决定过程。 在喜宴片段中,男主角与女主角结婚的时候,大家都起哄让他们亲吻。其中就有一个外国人说了一句“你看到的正是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对于性观念,在中国的早期教育的时候还没有完全的普及,还是认为那种传统的贞操观念,没有性开放意识。这也是中国教育的一种弊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中国的社工还没有国外的那么普及。如果有了社工就会大大的不一样,也不会让外国人耻笑中国人,社工可以在社会,运用一些社工知识以及方式对性知识的普及。 影片中还出现了家庭问题,每个家庭都有其问题,如果在发生问题的过程中,社工的介入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这样家庭问题就会随之解决。 社会需要社工的存在,去“助人自助”。 第四篇范文:电影喜酒观后感 20元旦后,成都的电视媒体就大力的宣传元月5日即将上映成都的本土贺岁片喜酒,而且还看到有关人员还深入社区,给文明社区的老百姓免费发放喜酒的电影票。我退休前的工作单位工会组织也给我们每个员工发了一张电影票。 我想,随着国家强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关部门也开始重视关心基层老百姓的娱乐生活了,这种发电影票让老百姓走进电影院的做法还真不错。 可是今天下午,当我走进电影院,看完喜酒后,我真感到大失所望,不得不谈谈观后感--这实在是一部不值得看的垃圾电影。 在沉闷的、无聊的剧情中度过一个半小时。当走出电影院时,我和素不相识的观众们不约而同的都感觉到:整个电影始终就真找不到让人感到有想笑的地方,何谈喜剧?只觉得电影中所反映的内容很低俗、无聊。让我们看到的都是:暴力、欺诈、不择手段、追逐金钱、唯利是图? 的确,我们的社会存在这样的丑恶现象,但我们的社会也存在很多的真、善、美。文化是化人的。我们的电影工作者是否更应该选择那些对社会有积极、进步、有价值的东西来宣传、来奉献给老百姓。 当前,整个社会都在呼唤建立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观,这样的电影作为20年新春佳节的一档贺岁片实在是不合时宜。更没有当做礼物送给老百姓的价值。 以上只是个人感受和看法,和大家分享吧。 第五篇范文:喜宴观后感 在从前的文字中,我曾这样记录了对李安理智与情感的感受:“翻拍外国名著却拍出了中国的细腻。” 而这部喜宴,则是把沉重、感动、无奈的同性恋题材,拍出了冷幽默,让中国人在笑声与眼泪中跳出“中国人”这重身份去审视自身。其实喜宴上的一幕幕,我们并不陌生,很多人都有过“喝喜酒”这样的经历---热热闹闹、喜喜庆庆,而且少不了那么一两个“起哄”的人来带动气氛,对了,千万少不了“酒文化”,仿佛个个人都成了酒仙,不喝就别指望下台面。这样惯常的情景被搬上了李安的电影,却制造了一种强烈的文化冲撞感,片中喜宴上的老外在看中国人“不要命式”地敬酒喝酒时十分不理解,说:“我还以为中国人都是柔顺沉默和数学天才呢。”这是李安在由电影打开的一种新视角---除了“喜事”、“热闹”、“亲朋好友”之外的东西,那是一种蕴含在中国人身上的复杂又矛盾的性格特点。 “对细节的重视”和“对人物鲜明的刻画”是李安这部电影的另两大特点。男主角父亲---一个由大陆后迁往台湾的老兵形象入木三分,在他身上,有着那个年代许多中国人男性的共性,如好形式、爱面子、不允许哪怕一点败笔、传宗接代的观念、儿子中年了还把他当成小孩一般……、威严含蓄。而男主角伟同呢,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乖儿子,他怕父母、爱父母、许多时候妥协多于反抗,总之,承担得太多而让人心疼。 与其说伟同是背了一个家庭的重量,不如说是背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的重量,那些根深蒂固的习俗和人们不知变通的观念让伟同束缚而压抑。伟同经历了太多的“被”,该死的是,这些“被”并不全都面目狰狞,其中不时参杂着亲情、友情……只能说,生活没有标准答案,自己去选择吧,只不过,最好拿捏好“什么时候妥协,什么时候不妥协”的分寸。 这部电影是丰富的,沉重、感动、讽刺、温暖、搞笑、滑稽、悲哀……它们已融为一体,就像那复杂的、神秘莫测的中国性格一般。 第六篇范文:喜宴观后感 昨天晚上看了喜宴这部电影,这是一部关于同性恋的电影。故事描述的是伟同(男)跟远在美国跟男朋友赛门同居,但却不断受到台湾的父母亲在电话中催促他结婚,更想不到的是父母竟突然亲临美国逼婚,伟同只好跟租住他房子的大陆女画家崴崴协定假结婚。在大伙闹洞房的情况下,伟同跟崴崴发生了关系,而且令她怀了孕。而本来观念传统的父母后来也接受了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赛门也同意当崴崴孩子的干爸爸。 在此之前,我从未看过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而且对同性恋不甚了解。看了这部影片,我对同性恋有了一个新的了解,至少在我的观念里,是对这一现象不提倡也不反对的。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爱的人的权利,同性恋者亦是如此,据相关数据显示,同性恋的人群大约占人口的比例为5%,现代科学研究显示同性恋不是一种疾病,只是一种不同于大多数的人的一种性取向,并且猜测这种性倾向可能是由于基因不同导致的,也就是说这种性倾向不是他们自己能轻易控制改变的,引用主人公伟同对他母亲说的一句话“是您把我生成这样的。”这样的性取向不管别人怎么看,在我的观念里,一个事物存在就有它存在的理由,我们理应尊重他。 同性恋者在社会中往往会遭受各种不理解,很多人都会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他们承受着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可以说他们是在夹缝里生存的。在喜宴中,伟同和赛门远在美国相遇,他们彼此爱着对方,实属不易,而在最后的结局中,也可以说是皆大欢喜,伟同的父母带着心酸和沉重的心最终接受了这一事实。然而在中国老人的传统思想中,传宗接代是人的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主题,这个影片也正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瞒和骗”,而这些“瞒和骗”最终也都暴露了,到头来还是要坦诚面对。崴崴作为传宗接待这一思想的牺牲品,她怀上了伟同的孩子,看到影片的这里,我突然想起了前一段的“同妻”事件,许多女性在嫁人的时候,并不知道她们未来的丈夫是同性恋,在她们的婚姻里,由于她们的丈夫不愿意背叛自己的爱人,而对她们倍加冷落,即使与她们发生关系也只是为了完成传宗接代这一父母赋予他们的使命。可以说,女性在这一畸形的婚姻中是最大的受害者,她们不仅不能得到性生活上的满足,很多还要遭受冷落、漠视和家庭暴力。 在中国,传统一直将人们的性欲望压抑着,而它却又让人们心中有一种难以启齿的冲动。在西方,人们崇尚的是解放,这种解放无疑是好的。我想,以后日后中国需要的更多的是对不同性观念的理解和宽容,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同妻”这种悲剧事件少发生。 电影喜宴中有很多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和一些美国文化的缩影。导演李安极力表现两者的冲突和融合,也许这正是他对中国人的意义认识所在,他完全知道你的矛盾和挣扎,而且还相当体谅,因为这一份矛盾,也是属于他的,属于全体华人的。 第七篇范文:喜宴观后感 看完电影喜宴,感触颇多。这是一部拿来研究的电影,这是一部拿来反思的电影,它通过讲述了年轻的同性恋美籍华人伟同在父母的催促和男朋友的建议下假结婚,随后弄假成真的故事,给我们展示了中美文化的差异。虽然看片子的过程中不乏笑声,但这绝对不是欢乐造成的结果,因此不能称之为欢笑。整部片子给人一种压抑的气氛,故事通过男主人公伟同的父母要给他相亲直到后来远赴美国来为儿子举办所谓的婚礼,调子一直都比较平缓,直到好友闹新房,伟同的男朋友赛门知道假结婚弄假成真爆发,整部影片推向了高潮。影片的结尾也很出乎意料,原来男主角的父亲懂英语,他接受了自己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虽然是无奈的接受的,但对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伟同的父亲来说,这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故事的结尾伟同“左拥右抱”看似大团圆,伟同的父母能如愿抱上孙子,伟同父母也表示了自己很高兴,但这绝对没有表示中西文化的差异就此消失了或者是互相包容了,在我看来,其实也只是表现为一种妥协的无奈。 影片处处表现了中美文化的差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嘲也很多。技术层面我也太会谈,总体上讲这部电影从视觉上给我们呈现的其实是朴素平视的风格,如此就可以看出整部电影的定位应该是生活化、纪实化的。那么我就谈谈我对其中有些细节的理解吧。当儿子知道父母要从美国回来时,于是立刻将家里的摆设换了,撤掉了所有伟同与赛门的合照,还摆了中国字画,并且在摆中国字画的时候,是用了几个画面叠加且渐渐变慢,字画的内容也是表现了中国节俭的传统美德。这里的情节就表现了伟同人物的矛盾性,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主我”从伟同的个人的主体意识来看,他是一个介绍了美国价值生活的人,并且认为自己是同性恋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同时又由于他也是父母的儿子这一身份,由于父母对他的角色期待,所以使他不得不做一些违心的事情。这个收拾家里换成中国特色的装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事实上故事就是因为他的双重角色而展开的,因此在这部戏的大部分地方,只要有父母与赛门同时在场,我们就可以看到伟同那一张充满压力、无奈又矛盾的脸。贯穿整个故事的是父母俩对儿子延续香火的期望与高伟同的同性性取向,一个是中国传统的家族观念,而另一个则是在违背传统道德的性取向,在美国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出现了。 电影中像字画这样中国传统符号很多,这些符号与美国社会的现实文化的对比给我很深刻的印象。比如影片中有两场送礼的戏,伟同母亲送礼给威威跟赛门送礼给伟同的父母。伟同母亲送礼给威威的时候讲究的是礼物的内在的含义,而没有讲究实用性。比如说旗袍了,威威就根本很少有机会用上,而他们觉得好的就想当然的送给威威。赛门送给伟同父母的礼物就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只是很实用。中国人送礼感觉就是自己觉得好的送给别人,不然的话就怕别人说自己小气或者什么,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自己的诚意。而赛门送礼就是实用,体现的美国的现实文化。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就是伟同与威威的两场不同的婚礼。西方文化开放自由,因此西式婚礼简单而严肃,它更注重的是婚姻双方的承诺而非外在的形式。而东方文化拘束含蓄而重视礼节,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场热闹疯狂的喜宴,喜宴中的种种嘲让身为中国人的我感到非常真实和熟悉,因为它就存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只是现在看这场婚礼是换了一个角度,换了一个嘲,所以有点怪怪的。印象很深的就是威威穿着婚纱给伟同父母磕头那里的一段,两个人就像木偶一样在众人的摆弄下完成,伟同的父亲说了一段说教式的话语,他们也没有认真听。只是在伟同父亲说道让伟同帮助威威完成理想的时候,威威哭了。(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我脑海里就冒出了几个字,穿着婚纱拜堂,这个嘲强烈的冲击了我的视觉跟心灵,于是决定它就是题目了)然后两个人拍照到婚礼上面的众人起哄,都印证了伟同母亲之前说的那句“不跟人家交代,你结什么婚哪?”中国人对家是非常看重的,因此中国人对婚姻的理解更看重的是两个家庭的结合,而非两个人的结合。在婚礼举行完,他们终于可以给亲戚所谓的交代了,我也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可能是对这场闹剧终于收场的时候紧张神经暂时放松,可能潜意识里面,我也站在了伟同父母这一边。 最后的结局同性恋人终于还是走到了一起,但是他们中间却多了一位女性要同他们一起生活;老两口最后还是圆了抱孙子的愿望,但是却是在接受儿子畸形婚姻的前提下。双方都做出了妥协,才使这两种观念——同性恋爱情观和传统家庭观的矛盾暂时缓和了下来。这是爱与包容的结果,但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妥协。所以充满了悲剧色彩。也许一开始的出发点源于爱,但幸福却不一定是终点。 第八篇范文:喜宴观后感 “中国背影”就是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挥之不去的影子。①无论是刮痧、少女小渔还是喜宴,总之,每个移民到海外的中国人都无法摆脱“中国”这两个字。“中国”这两个字不仅是字,它还包含了很多东西,如传统、习俗、思想等等。“中国背影”在深层含义上又明确地隐喻着对故土的牵挂和一种历史的重负。 影片的开头是以伟同妈妈唠叨的嘱咐开始的,家庭、传统观念极重的妈妈不断嘱咐家中唯一的儿子要传宗接代,但是远在中国台湾的妈妈并不知道她唯一的儿子是个同性恋。同性恋这个词在中国到现在仍是个禁忌的东西。上古时代就一直传承的一种思想“男耕女织”,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组合的。“女”与“子”结合成“好”,也是一男一女。中国道教中有阴阳之说,阳代表男子,阴代表女子,阴阳协调谓之融洽。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中国人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说。男人跟女人结合在一起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影片中有一个很现实镜头,伟同妈妈问伟同爸爸觉得这个媳妇怎么样时,镜头移向了威威的“屁股”,然后伟同爸爸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好,能生能养。”可见,传宗接代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早已根深蒂固。 但是喜宴中的主人公伟同是个同性恋者,这就意味着这个家庭注定了是两个男人的组合。影片两代人的交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认识,对个人幸福的定义,借伟同把东方社会的压抑和中西文化的冲突表现的淋漓尽致。虽然伟同接受了西方文化,认同了同性恋,但是他却无法摆脱“中国背影”。一边是心爱的赛门,一边又是自己的父母。西方人很容易接受同性恋,但是中国人却难以认同,伟同就是怕自己的父母知道自己是同性恋后接受不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就是个十恶不赦的罪人了。于是就出现了假结婚的情节,伟同和威威结婚住在了赛门家,三个人就这样畸形地生活在一起。 矛盾的冲突发生在威威怀孕了。伟同夹在了威威和赛门中间,可以说就是夹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自由文化之间,威威所代表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而赛门就是西方文化的代表。伟同爱得很痛苦,但是他却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爱情,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所爱的人是赛门,而对于威威的爱,他无以为报。对于威威,他有的只是愧疚。最后,伟同向妈妈坦承自己是同性恋,并表示不会放弃心爱的赛门。剧中伟同对妈妈承认同性恋时说的那句话着实让人感动,“同性恋的人能在各方面都合得来,凑合在一起生活,非常不容易,所以我和赛门都很珍惜对方。你看我们朋友当中的所谓的正常夫妻,吵的吵,离的离,有几对能向我和赛门处的这么好?”被西化的伟同,所表现出的价值观不同于刮痧、北京人在纽约那种留美中国人对物质的热爱追求,反而体现出对开放、自由的追求。 这部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而这一时期的留学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伟同所代表的这一时期的留学生,因为从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庭里,他们“拥有了更优裕的物质生活、更宽松的成长环境、更平等的发展机遇、更现代的生存条件和开放的人文氛围,因此,他们身上已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没有可怕的精神禁锢,他们也不再遭遇物质困窘和文化封锁,所以,当他们走出国门之后,就能以一种平和、自信的心态体验异域的一切,以一种自由、开放的眼光审视不同文化。他们不再是苏伟那样的精神重负者,不再是王启明那样的异域淘金者,也不再是高力伟那样的文化抗争者,他们是与新世纪一同成长的一代。对文化差异和种族界限的淡漠、对跨界自由生活的向往、对个体生命发展的重视,一起构成了他们身上别于以往的文化标识。”②所以,导演最后以皆大欢喜作为了结局,威威同意生下小孩,让伟同和赛门共同做孩子的爸爸,这样,高爸爸高妈妈可以抱孙子,而伟同和赛门也可以相爱。这可以说是中西文化的融合。 影片以高爸爸高妈妈的背影作为结束,这也预示着“中国背影”去到哪里就会带到哪里,正如本文开头所说的,“中国背影”是挥之不去的背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