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笔记 >

读林怡《别以为你会爱孩子》心得体会与读书笔记

http://www.newdu.com 2018-02-25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
    ——高尔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灵饲养员,无条件接纳孩子的个性,是爱孩子的第一步。懂孩子,让孩子成为孩子,协助他成长,是为人父母最重要的职责。”——林怡
    你爱孩子吗?相信没有几个母亲的回答是否定的。你会教养孩子吗?如何做个合格的母亲,你学习了吗,经过“职业培训”了吗?“会生就会养,有啥难的呀!”几年前这样说的妈妈,她的孩子现在四五岁了,再不像小时候那么乖巧“听话”,她大倒苦水时,不知道还记不记得当年的这句豪言?
    更有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出现种种问题,和父母之间势成水火,连沟通交流的渠道全都堵塞了。做爸妈的可能想到,这正是你们在他们小时候的“不作为”造成的?
    到底怎么样爱孩子?
    著名早教专家、亲子畅销书作家林怡在其新作《别以为你会爱孩子》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走进孩子的心,才能给他最好的爱。林怡目前担任《宝贝一家亲》《宝贝“书”计划》等多家电视节目、亲子网站、亲子机构的专家顾问,致力于早教研究与咨询工作,其作品累积销量超过45万册,口碑好,深受父母喜爱。《别以为你会爱孩子》是林怡结合自己20年的教子经验和110多个亲子案例写就的亲子力作,有属于“道”范畴的理论知识,更有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
    本书分为六大部分:
    Part1:走进孩子的心
    三岁前的经历对潜意识的作用,现在的年轻爸妈们都比较重视了。林怡在这里强调了孩子的情绪感受力和心灵感应能力,父母自身的幸福指数对孩子内心的影响,以及父母的成长经历和生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认为要想改变孩子,先要改变自己。
    另外,一时改变不了的时候,尊重孩子的感受。
    学习倾听孩子的“儿语”,并及时反馈。
    宝宝“难带”是在反抗爸妈?
    这一节分析了孩子难带的原因,还是在成人身上,当我们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尤其是正面动作语言及时反馈,孩子自然不会为了吸引你注意而搞怪——不管是一两岁不会说话的孩子,还是已经七八岁的小学生,这种情况都是存在的。
    孩子心里有3个小人儿
    通过两个生活中常见场景的处理办法,分析如何既让孩子自我探索,又建立规则,达到“为孩子的“父母”与“成人”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又不过于压制孩子的“儿童””的目的。于是,他的3个心理小人儿就都得以健康成长,并各司其职,既保护了他的想象力、创造力、行动力,又促使他学会了自我控制。还有什么比孩子能够自我管理更令我们轻松的呢?
    Part2:孩子“不乖”的秘密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总有些行为让我们抓狂。孩子这些看似“不乖”的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13个小节,描述了孩子的一些常见表现:逆反期、三心二意、吃手添东西、黏人、说脏话狠话、打人、抢东西、认生、不让妈妈跟别人说话,等等。基本是每个孩子都会遇到的。
    了解了这些秘密,我们就可以摒弃焦虑、对抗,从容面对,爱孩子更有章法。
    Part3:关注孩子的个性
    描述了10种个性类型的表现方式以及教养办法。
    核心思想:“养孩子就像养花,尊重孩子的个性才是王道。”
    这一章,我觉得相当有趣。看这些不同的个性的孩子的处事风格,剥离出来身为这个“问题孩子”的父母,我们就会觉得孩子其实是很可爱的,而且很多我们以为然,大呼小叫的事情,其实只要不触犯原则,不妨碍他人,都不是什么事儿。
    ——幼儿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呢,尤其是像笑笑这样执拗的孩子,如果要计较,真是每天都计较不完的。放下来,随意些,会心一笑,俩人都开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养孩子就像养花,每一种花都有与众不同的特性。如果他是一株月季,我们就把他养成那株最美的月季,千万不要因为看到牡丹更富贵,就将牡丹富贵的特性赋予他,等他貌似成了牡丹,又嫌他缺少兰花的恬静与高雅,结果,总在纠结中。
    懂孩子,让孩子成为孩子,协助他成长,才是为人父母最重要的职责。
    这本书的推荐语里有:“帮妈妈们理解孩子的个性和成长规律,更为她们解除育儿的不安和忧虑。疲倦时读一读,就可以重获信心和力量。”
    确实。隔三差五地读一读这类育儿书,让自己浮躁的心重归平静,是很有必要的。
    Part4:爱孩子,要用对方法
    爱孩子要用对方法,我觉得这一篇章也很好。谁不会爱孩子呢?可真的用对了方法的父母,真的不多。所以这一章节尤其是要认真阅读的。看了它,你会觉得,其实爱孩子,只要有规则,用方法,讲智慧,其实亲子陪伴,真的是一件幸福难求的事。毕竟孩子慢慢成长,越来越远离我们,这几年亲子的时光,就会越觉得难得了。
    ——笑笑马上三岁了,别的同龄孩子大都上了幼儿园,很多人总问我们为什么不上,我找了很多晚一年上幼儿园的理由,但内心深处,未尝没有舍不得,想多延续亲子陪伴这种幸福的想法呢!
    养育孩子的最大挑战不在孩子身上,而在于我们自己。改变自己固有的思维和做事方式,才是最难的。而一旦做到,受益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有你的孩子。
    有两节是看了很多育儿书、重视早教的妈妈容易犯的毛病(过犹不及):
    “你的宝贝被‘催眠’了吗?”
    “到底该不该‘打扰’孩子?”
    Part5:这样去听、说,孩子知道你爱他
    放慢你的教养节奏,别再对孩子说“快一点”——让孩子顺应她内在的节奏成长
    倾听孩子,让孩子自由表达——说话、讲故事、画画,甚至在草地上打滚
    共情——这是本书在很多地方强调的。私以为本质在于“理解孩子并表达出来”
    暗示、放大优点、正面管教——给孩子贴好的标签
    教养需变通,没有包治百病的法子。
    Part6:好孩子来自好环境
    一句话:家和万事兴。营建一个好的家庭关系,让家真正成为孩子心灵的港湾,比什么教育都重要。
    后记之后,是妈妈信箱,选了20封典型的信并回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