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阐”“诠”辩——阐释的公共性讨论之一(2)

http://www.newdu.com 2018-02-20 《哲学研究》 张江 参加讨论

    一、“阐”“诠”义考
    《说文解字》为历代所尊奉,许慎对“阐”和“诠”,以及诸多与此联属之字,都有精到的说明和解注。我们先辨“阐(闡)”。
    《说文·门部》:
    阐,开也。从门(門),单声。《易》曰:“阐幽。”
    此为原文。兹遵许说,从义、从形、从声,依次展开讨论。
    先说本义。“阐”为“开(開)”。“开”为何意?《说文·门部》:“开,张也。”“张”为何意?段玉裁注:“张者,施弓弦也。门之开如弓之张。”(段玉裁,第603页)许氏更直接的表达是:“,古文。”段氏注:“一者,象门闭。从者,象手开门。”(同上,第588页)[1]这就是说,作为会意字的“开(開)”,是双手对举打开门闩,意在开门。《史记·赵世家》:“主父开之。”司马贞《索隐》:“开,谓开门而纳之。”(《史记》,第1815页)由此可以确证,从许氏说,“阐”的本义为开,且为“开门”之“开”。《说文》中与“阐”同为“开”义者,还有“闿(闓)”“(閜)”“辟(闢)”“(?)”。其中,《说文·门部》:“闿,开也。”段氏注:“本义为开门。”(段玉裁,第588页)《说文·门部》:“,大开也。”“辟”又谓“开”,且为“多开”。许氏云:“《虞书》曰:辟四门。”即《尚书·尧典》:“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此处所谓“辟”不仅是开一门,且要开四门。孔传认为“辟四门”是要“开辟四方之门未开者,广致众贤”,“广视听于四方,使天下无雍塞”。(《尚书正义》,见《十三经注疏》,第130页)《汉书·梅福传》亦云:“博览兼听,谋及疏贱,令深者不隐,远者不塞。所谓‘辟四门,明四目’也。”(《汉书》,第2922页)至于“”,《说文·门部》:“,辟门也。”更有意味的是,《说文》注明,“辟(闢)”的古形“”,同样是双手上举,意欲开门,更形象也更直观地表达了“开”之本义为洞开,为吸纳,为通达,为彰明。
    其次说形。“阐”,“从门(門)”。这里的“从门(門)”是于部首之属说形。部首作为表意符码,具有鲜明的语义学旨归。遵照六书体系,将诸多同意符字纳于同一部首,其语义选择与定位显明。“阐”谓“开”,“开”从“门(門)”,根据何在?我们理解,在相对简单的古代生活中,对人而言,最直观、最直接、最普遍的“开”,则首推开门。也就是说,只有对门而言,才有所谓的“开”。此由诸多与“开”字有关的古文字原形可证。接踵而来的问题是,古文字之“门(門)”又谓何意?据考证,共二义:其一为“闻”;其二为“问”。兹证如下。
    关于“闻”,《说文·门部》:“门(門),闻也。从二户,象形。”段氏注:“闻者,谓外可闻于内,内可闻于外也。”(段玉裁,第602页)所谓“闻”,《说文·耳部》:“闻,知声也。”《大戴礼记·曾子疾病》:“君子尊其所闻。”王聘珍《解诂》引《说文》云:“闻,知闻也。”(王聘珍,第97页)《汉书·贾山传》“令闻不忘”,颜师古注:“闻,谓之声闻也。”(《汉书》,第2334页)关于“问”,《广韵》释:“门,问也。”“闻”又与“问”通。曹植《与吴季重书》“往来数相闻”,吕向注:“闻,问也。”(《六臣注文选》,第792页)《诗·葛藟》“亦莫我闻”,陈奂《传疏》:“闻、问古通用。”(马瑞辰,第242页)由上可见,首义为“开”的“阐”,因部首归门,从而可引申为“闻”与“问”,且为开门之“闻”与“问”。
    再次说声。《说文》“阐”,“单声”。“单”者,《说文》:“大也。”与“阐”同义。《玉篇·门部》和《广韵·狝韵》均释:“阐,大也。”《慧琳音义》:“阐,亦大开也。”同时,可以证明,与“单”声相关的,多字表有“厚”“广”“众”意。譬如:“”,有厚重意。《诗·桑柔》:“逢天怒。”《毛传》:“,厚也。”(《毛诗正义》,见《十三经注疏》,第559页)“”,有宽绰意。《老子》七十三章:“ 然而善谋。”河上公注:“,宽也。”(见陈鼓应注译,第335页)“禅”,有广大意。《史记·秦始皇本纪》“禅梁父”,裴骃《集解》引服虔注:“禅,阐广土地也。”(《史记》,第242页)“啴”,有众多意。《诗·崧高》:“徒御啴啴。”朱熹《集传》:“啴啴,众盛也。”(《诗集传》,第213页)音近义通,因声求义。由此可断,“阐”取单声,意在贯注阐之“大”“广”“众”诸义。
    现在可以言及“阐”的引申义。除去“开”之本义,“阐”还有诸多可从语源上证明其公共性之义项。《说文》释“阐”引《易》曰:“阐幽。”这里用的正是与“开(開)”有关的引申义。归而纳之,大致有以下几项:其一,“明”。《玉篇》:阐,“明也”,源自《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这是对“开”的引申,意明也。王弼《周易注》“丰之为义,阐弘微细”(《周易正义》,见《十三经注疏》,第67页),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至精而后阐其妙”(刘勰,第174页),都可解为“明”意。其二,“启”。《广韵》:“启也。”《广韵·昔韵》释“辟(闢)”(同开):“启也。”其三,“通”。《逸周书·程典》“德开”,孔晁注:“开,通也。”(黄怀信等,第180页)其四,“扬”。《慧琳音义》卷八十七“咸扬”注引韩康伯注《周易》。《希麟音义》卷三“开扬”注引《玉篇》均为:“阐,扬也。”由“阐”而构成的双音词也多表达其“开”“明”“扬”“弘”意。“阐明”,《北齐书·杜弼传》:“窃惟《道》《德》二经,阐明幽极。”(《北齐书》,第782页)“阐弘”,《后汉书·谢夷吾传》:“阐弘道奥,同史苏、京房之伦。”(《后汉书》,第4494页)“阐发”,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更互阐发,以竟一篇之义。”(胡应麟,第281页)“阐扬”,《晋书·孙楚传》:“制礼作乐,阐扬道化。”(《晋书》,第4243页)此外,我们应该特别注意“阐教”与“阐化”的用意。如,谢灵运《宋武帝诔》:“制规作训,阐教修经。”(梅鼎祚编,第14页)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粤有生民,伏羲始君,结绳阐化,八象成文。”(《文选》,第249页)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辟玄闱以阐化。”(同上,第828页)等等。
    次辨“诠(詮)”。
    《说文·言部》:
    诠(詮),具也。从言,全声。
    此亦原文。兹遵许说,从义、从形、从声,依次展开讨论。
    先从义说。诠为“具”,“具”又何谓?《说文·部》:“具,共置也。”本义为具备、具有。“具”的甲骨文为双手捧鼎(),以示具备。更多的是准备意,尤指准备饭菜,如《汉书·灌夫传》:“请语魏其具,将军旦日蚤临。”(《汉书》,第2385页)“具”有“足”义,如张衡《东京赋》:“礼举仪具。”薛综注:“具,足也。”(《文选》,第56页)“具”有开列义,如《宋史·梁克家传》:“上欣纳,因命条具风俗之弊。”(《宋史》,第11812页)“具”有详悉义,如《书·伊训》“具训于蒙士”,蔡沈《集传》:“具,详悉也。”(《书集传》,第85页)“具”通“俱”,如《诗·行苇》:“莫远具尔。”郑玄笺:“具犹俱也。”(《毛诗正义》,见《十三经注疏》,第534页)“具”亦通“皆”,如《诗·四月》:“百卉具腓。”郑玄笺:“具犹皆也。”(同上,第462页)就“诠”的释义而言,《集韵·仙韵》:“诠,解喻也。”《慧琳音义》卷二:“诠,明也。”同书卷五十:“释言曰诠。”《广雅·释诂四》:“诠词者,承上文所发端,诠而绎之也。”《慧琳音义》卷二“所诠”注引《字书》:“诠,证也。”同书卷三十“诠穷”注引《考声》:“诠,证也。”同书卷二:“诠,衡也。”钟嵘《诗品》:“一品之中,略以世代为先后,不以优劣为诠次。”(钟嵘,第16页)
    再从形说。诠(詮),“从言”。“言”有多意。一曰发言。《说文·言部》:“言,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周礼·大司乐》注:“发端曰言,答述曰语。”(《周礼注疏》,见《十三经注疏》,第787页)二曰发问。《周礼·春官·冢人》“及葬,言鸾车象人”,孙诒让《正义》引《广雅释诂》:“言,问也。”(孙诒让,2015年,第2051页)《礼记·曾子问》“召公言于周公”,孔颖达疏:“言,犹问也。”(《礼记正义》,见《十三经注疏》,第1401页)三曰训沽。《大戴礼记·小辨》“士学顺辨言以遂志”,王聘珍《解诂》:“言,诂训言也。”(王聘珍,第205页)《释名》:“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上述文献,表达了“诠”从“言”的意义,即有言,有问,有训,有宣且互宣之意,体现了“诠”之基本特性。但是,必须注意,“诠”之“言”与“问”亦有特别寓意,从诠释的意义上,必须明示。
    一是,“言”为自言。《康熙字典》注“言”引《论语》“寝不言”句,释为:“自言曰言。”王力说:“在古代汉语里,‘言’是自动地跟人说话,‘语’则是指回答别人的问话,或是和人谈论一件事情,两者区别很清楚。”王力举证:《左传》僖公三十年“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为佚之狐主动向郑伯进言;宣公二年“叹而言曰”,是自动慨叹。王力断言:“在先秦,‘语’字的‘告诉’这一意义,是‘言’字所不具备的。”(王力,第42页)[2]
    二是,“言”为命令。《战国策·齐策四》:“制言者王也。”鲍彪注:“言,谓命令。”(见诸祖耿编撰,第609、615页)《诗·彤弓》“受言藏之”,郑玄笺:“言者,谓王策命也。”(《毛诗正义》,见《十三经注疏》,第421页)
    三是,“言”为教令。《诗·抑》“慎尔出话”,毛传:“话,善言也。”郑玄笺:“言,谓教令也。”(同上,第555页)这种上下之别、教受之别,亦体现于“问”。王引之《经义述闻·尔雅中·讯言也》引其父:“‘言非言语之言,乃言问之言。’言,即问也。……《哀公问》曰:‘寡人愿有言,然冕而亲迎,不已重乎?’‘愿有言’,愿有问也。昭二十五年《左传》曰:叔孙氏之司马鬷戾,言于其众曰:‘若之何?’‘言于其众’,问于其众也。”(王引之,2016年,第1645—1646页)《读书杂志·汉书第九·贾谊传》:“臣闻圣主言问其臣。”(王念孙,第71页)《礼记·曲礼上》:“已受命君言。”
    最后说声。诠,“全声。”《说文·入部》:“仝,完也。”段氏注:“从工者如巧者之制造,必完好也。”(段玉裁,第239页)《战国策·秦策二》:“楚国不尚全乎?”高诱注:“全,空也。”(见诸祖耿编撰,第207、215页)此释为“诠”定位。“言”“全”为诠,诠有完善、完好之追求。《说文·入部》:“纯玉曰全。”此释为喻,可有三解。一为纯。《周礼·考工记·玉人》:“天子用全。”郑玄注引郑司农:“全,纯色也。”(《周礼注疏》,见《十三经注疏》,第922页)《墨子·明鬼下》:“牺牲之不全肥。”孙诒让《间诂》引毕云:“全,谓纯色,与‘牷’同。”(孙诒让,2001年,第231页)二为无瑕。《周礼·考工记·弓人》:“得此六材之全。”郑玄注:“全,无瑕病,良善也。”(《周礼注疏》,见《十三经注疏》,第935页)三为备。《列子·天瑞》:“天地无全功。”张湛注:“全,犹备也。”(张湛,第2页)即完备、完全意。更突出的是,“全”与“诠”同有“具”意。《玉篇·入部》《广韵·仙韵》同注:“全,具也。”《苟子·正名》:“性之具也。”杨倞注:“具,全也。”(王先谦,1988年,第428—429页)由此,“诠”“全”同义,诠,言全而已。“诠”取“全”声,还有一个重要根据。《说文·欠部》“欥”字下,段氏认为:“诠?者,凡诠解以为?。”(段玉裁,第413页)何谓“?”?《说文·司部》段氏注云:“意者,文字之义也;言者,文字之声也;?者,文字形声之合也。”(同上,第430页)所谓诠,要对词作义、形、声的释,要全诠、全释。
    “诠”的引申义,与“具”及诠释、解释有关的引申,首先,相符。《说文·言部》“诠”,段氏注:“诠,就也。就万物之指以言其征。事之所谓,道之所依也。”《广韵》释:“就,成也,迎也,即也。”更加集中地体现了所谓“诠”的核心追求。虽然段氏指为“皆引申义”,但其“成也”“迎也”“即也”,确与“诠”之本义以及方式、目标、追求相近。“迎”为顺迎意,“即”为相符意,突出对象对诠释的约束,诠释与对象所属意义之粘合关系彰显无疑。
    其次,说明事理、真理。《淮南子·要略》:“《诠言》者,所以譬类人事之指,解喻治乱之体也,差择微言之眇,诠以至理之文。”(刘文典,第704页)道明诠释事物本质、规律之本心。同书《兵略训》:“发必中诠,言必合数。”(同上,第515页)《晋书·武陔传》:“文帝甚亲重之,数与诠论时人。”《音义》:“谓具说事理也。”(见徐时仪校注,第1043页;参见《康熙字典》,第1158页)表达了完全一致的取向。
    再次,由“诠”而结构的双音词,也多有强调其真、其正、其择序义。如“诠正”,为评定意。《晋书·卞壸传》:“亏损世教,不可以居人伦诠正之任。”(《晋书》,第1869页)《说文》:“正,是也。从一。”《周礼·天官·宰夫》:“岁终,则令群吏正岁会。”郑玄注:“正,犹定也。”(《周礼注疏》,见《十三经注疏》,第656页)《诗·文王有声》:“维龟正之。”朱熹《集传》:“正,决也。”(《诗集传》,第189页)又如“诠注”,王禹偁《谢赐御制逍遥咏秘藏诠表》:“念释老之多歧,于是诠注微言,咏歌至道。”(王禹偁,第294页)关于“注”,《说文》释:“注,灌也。”《周礼·天官冢宰》贾公彦疏:“注者,于经之下自注己意,使经义可申,故云注也。”(《周礼注疏》,见《十三经注疏》,第639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