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倾听时代足音 紧扣时代脉搏2017年报告文学创作回眸

http://www.newdu.com 2018-02-20 光明日报 李朝全 参加讨论

    引言
    报告文学是报道性的文学作品,它用朴素的文学笔调把现实生活中值得注意的人物和事件表现出来,它的根本特点是真实。它的真实与小说所要求的真实有所不同。小说作者是从对现实生活的许多观察中提炼、改组、综合,而创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而报告文学作家则是从他所观察的生活中寻找或选择出一个人或一件事,这个人或这件事带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又能充分体现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因此,题材的寻找或选择,对于报告文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报告文学的典型性不是建立在虚构上,而是建立在寻找或选择题材上。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不能采取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的办法自不待言,在重要情节甚至重要细节上,也不允许杜撰,而应该采取十分严格的科学态度。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不仅应该成为优秀读物,而且可以成为翔实可靠的史料。因此,作为一条普遍的原则,作者对所要描写的人物和事件,必须从细节起作扎实的调查。特别是一些揭露矛盾、抨击时弊的作品。即使写好人好事,也不能稍有疏忽和存侥幸心理。
    ——刘锡诚 (摘自《光明日报》1983年12月1日3版署名文章《表现新的生活新的人物——关于报告文学的断想》)
    作为新闻与文学联姻的产儿,报告文学肩负着真实记录历史、抒写人民心声的职责。这是报告文学的初心与使命。
    报告文学是对时代的一种记忆性书写,其同现实生活、社会变革必然需要建立一种密切的联系,倾听时代足音,紧扣时代脉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人新故事,新成就新气象,新的生活方式、生存境遇,包括人们的梦想追求、奋斗牺牲、情感心路、愿望诉求、命运变迁等,都可以纳入报告文学的表现范围。而社会文明进步、发展进程中的矛盾嬗变,各种焦点难点问题,亦时常成为关注历史前行的报告文学作家着力的重点。
    反映新时代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同时也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017年,表现中国梦、描写生态文明建设新成就的纪实作品特别突出。当年8月,塞罕坝成为许多作家关注的焦点,《人民日报》发表了蒋巍的《塞罕坝的意义》、李青松的《塞罕坝时间》,《光明日报》发表了王国平的《好一个大“林子”》,《中国艺术报》发表了张秀超的《塞罕坝,这样走来》,新华网发表了郭香玉的《塞罕坝,京城绿色屏障的前世今生》等。这些报告文学作品,集中反映了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卓越成就,生动诠释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的深刻内涵。北方聚光塞罕坝,南方聚焦安吉县。何建明的《那山,那水》,对美丽乡村建设深情礼赞,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这批作品的新鲜出炉,使生态报告文学成为2017年度文坛的一大热点。浙江北部安吉县余村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密相关。《那山,那水》通过深入实地采访,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近年来安吉县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导下,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道路,成为中国首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县,创造了堪称苏杭之外人间“第三天堂”的美景,并顺利跻身全国经济百强县行列,为中国乡村改革发展及未来走向提供了一份新样本、一个新路标。
    脱贫攻坚战,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是新时代扣人心弦的壮美华章。纪红建的《乡村国是》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国脱贫攻坚战的生动画卷。作者选取全国集中连片的典型特困区六盘山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罗霄山区、昆仑山区、闽东山区等,以令人信服的讲述展现中国扶贫脱贫、向贫困发出总决战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刻表现了我们党切实践行执政为民的理念,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湘西十八洞村是精准脱贫思想提出的地方。彭学明的报告文学《人间正是艳阳天》聚焦这里的扶贫现状,将国家发展的战略思想与老百姓内心的渴求向往结合起来书写,别具特色。刘裕国的《通江水暖》则聚焦大巴山腹地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新进展。当前,关于扶贫、脱贫主题的报告文学作品不断涌现,但有些作品出现了同质化、模式化、缺乏可读性和感染力的倾向。这是作家们在创作中亟待认真思考解决的问题。
    在书写中国梦主题的报告文学作品中,许多作家纷纷聚焦科技创新,陆续推出了一批描写和反映中国高铁、载人航天、海洋深潜、超级计算机、机器人、大飞机等研发现状的报告文学。宁肯的《中关村笔记》、王雄的《中国速度——中国高铁发展纪实》、王鸿鹏与马娜合著的《中国机器人》、刘斌的《中国之翼——C919大型客机纪事》、李鸣生的《抢占太空通信权——“东方红2号”通信卫星发射记》等作品,是2017年此类题材创作的新收获。这些作品因涉及尖端前沿科技,表现科技报国精神,容易引起读者关注,但可读性和艺术性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
    其中,《中国机器人》思想性颇为突出。作品以扎实的书写告诉人们,以智能人或自动化机器人为技术标志的人类文明新阶段即将到来。作者将中国研发机器人的事业放在世界智能人发展历史的背景及坐标上来书写,客观记录了中国机器人事业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突出成就。作者还让那些默默无闻,却为中国机器人事业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物“登台亮相”,弘扬了这批优秀科学家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忘我的奉献精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