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经典岂能恶搞 历史不容亵渎——从《黄河大合唱》频遭恶搞说起

http://www.newdu.com 2018-01-31 中国艺术报 田水月 参加讨论


    一段名为“精神病医院合唱团演绎黄河大合唱”的2分多钟的视频,近日在网络上流传。视频中,四男八女站在舞台中央,他们对着音乐口型,唱得摇头晃脑,时而瞪大眼,时而张大嘴,女指挥随着音乐节奏扭动屁股,挥舞手臂。如果没有声音,这一现场会给人“群魔乱舞”的感觉。众多网友评论这种做法“不可原谅”,“特别愤慨演出这些节目的人,他们对抗战文化是麻木的,这种廉价的娱乐大众的方式,让人难以接受!”“早该删除扭送网管!”
    据笔者了解,近几年,《黄河大合唱》的恶搞版频现,屡屡见诸网络,原本的经典合唱歌曲似乎成了某些年会上的“小品表演”,演出单位除了一些企业,还包括幼儿园、中学、大学等教育机构。仅过去一段时间,笔者就搜索到10多段相关的恶搞视频。其实,《黄河大合唱》并非第一首遭恶搞的经典音乐作品。早在2007年,网上、短信上就曾流传出“国歌被改成股歌”的消息,严重损害了国歌的尊严。此外,还有讲述慰安妇老人生活纪录片《二十二》的人物截图被制作成恶搞表情包在网上肆意流传……诸如此类以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恶搞来获取点击量,已成为某些网民博取关注度的惯常手段,而这种恶搞经典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无疑是消极的。
    在如今的大众娱乐时代,创作一些娱乐大众的音乐作品,或者进行搞笑式表演,逗观众一乐,本也无可厚非。但是,凡事都要有一个“度”的拿捏,要有原则。娱乐大众也好,吸引关注度也罢,却不能为此丢失了底线,肆意妄为地对经典作品进行无限度无原则改造、乃至恶搞,从而哗众取宠、博取眼球。更何况,为了传播而为的“诠释”,也不一定要通过恶搞,可以有更好的形式,比如,浙江卫视一档娱乐真人秀节目里,影视明星在黄河岸边演绎《保卫黄河》,就广受观众的好评。
    《黄河大合唱》不同于一般的音乐作品,这组曾经入选“十大抗战歌曲”的气势磅礴的合唱作品,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光未然作词的一首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经典之作。作品以黄河为背景,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也是空前巨大的民族灾难中迸发出来的全民团结、共御外侮的民族心声,同样是在强敌面前不屈不挠、敢于胜利的坚强意志的体现,为当时的抗日军民广为传唱。抗战胜利后,《黄河大合唱》在历史的每个关键时刻,亦因其慷慨激昂的气势,成为人民心目中的最强音,激励着人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
    一些人为了娱乐大众,博取眼球,增加流量,用篡改的低俗的歌词、夸张的表演,来恶搞经典革命歌曲《黄河大合唱》,这种行为,实质上不但是对经典音乐作品、优秀传统文化的亵渎,更是对民族伤痛和民族历史的亵玩。
    在笔者看来,尽管目前一些视频已被删除,但此种现象值得深思。在娱乐至上甚至娱乐至死的今天,必须及时刹住文化界、娱乐圈中恶搞经典作品这股歪风邪气,不能任由放纵。对恶搞经典作品的行为,既要从道德上予以批评和谴责,更需在制度层面予以制约。一方面,互联网平台、演出平台要从对社会负责的角度出发,对视频和演出的内容把好关,不能也不该推送和播放这类恶搞《黄河大合唱》的“三俗”作品,要及时进行下线处理。另一方面,相关主管部门对播放、传播恶搞经典的作品亦要加强监管,对负有责任的改编者和播出平台,进行必要的惩处。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堵住恶搞经典作品的裂口,保护好艺术的美好和良善,让艺术之花在更向阳的环境里盛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