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刘海涛:文字是被提纯的心魂

http://www.newdu.com 2018-01-29 文艺报 刘海涛 参加讨论


    
    “一个企图在精神领域有所领悟的人,就必然被迫跟书生活在一起”,黄德海于随笔集《书到今生读已迟》的代序中写道。最早知道黄德海是在木叶的微信朋友圈,几年来这个名字不断进入我的视野:编辑、青年评论家、选刊副主编……我读其文、观其行,越来越倾向于把他视为一个更广阔意义上的书写者与行动者。
    “时移世易,典册中的教化经劫火、尘土和封印,通往深远精神之域、原本开启过的大门关闭……所有后来者的启封言说,必须经过以往路标和自身邃密的检验。”他这部新作虽然书名落了一个“迟”字,但迟到不迟心,到了就是一种竣成。
    黄德海把读书人(尤其是1970年代生人)的读书历程进行了速描:不少人是以武侠小说为入口,另有一些则通过言情小说,初恋也可能是从一本书开始,甚或把“爱的初体验”给了书里的主人公,就此掀起青春诗笺的扉页。换而言之,我们读书的缘起大多是始于一种“悦己”,隐隐约约伸向古之贤者所说的“为己”。阅读让人进一步趋于理性与理智,而不是盲从或止步于成为某一种迷。某种意义上,这又是一种生活之源与书籍之海的相遇,用水交换水,用心灵交换心灵。
    当我们的理智理性投向更遥远而闳深的历史,会有更多的相遇,有如书中一篇的题目,“你越过了遥远的距离把手伸给我”。黄德海接过的是一个怎样的女孩抛出的怎样的绣球?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别有味道的是,作者得出一个结论:“《左传》的作者不真的完全站在他书写内容的全然止息之后,他从未从时间的大河上岸,而是泅游其中。”好一个泅游!同时他提醒,我们一脚踩进了历史,一脚也踏进了今日生活之波涌。
    “最可惧最不确定的是时间,一直移动着的时间”;“纵闻一音,纷成异见”;“to be or not to be”……无论哪一种表述,哪一种文字,时间都在运转中改变着一切,包括已经是事实的事实。我们在自己走过的“春秋”里去看《春秋》,寻找历史那片落叶的轨迹与落点,是丰碑上的一片装饰还是土丘上多余的覆盖?
    有人说历史如小姑娘,任人打扮。我以为,历史更像是一个囚徒,需要一个懂他的人去发掘、诠释甚或辩护,还其本相,借此回向给我们人类整体的本相,而不局限于某一个或某一类人,因为我们都曾经做过主角,做过颂与责和骂的事情……一切就仿佛那书中“跳动的火焰”——在夜与昼中摇曳。显然,作者想将这火焰变成文字的波长跳动得更具有理据与远意。
    写到这里,看了看黄德海的几张照片,有一种爽利,有一种笑意,又似乎要自背景里跳将出来说个究竟。他说,“我展开古老的贤人们自身写进书中而留下的财富,并穿行其上”;他更明了,“我们要面对的,始终是自身和自己时代的问题”。书中的这两句话,透出作者在对过去完成时与现在进行时加以解析时的无奈、深情和矛盾。并且,将这种矛盾引伸到与历史中特定人物的形而上的对话。最后,又可能回归古老的那句话:任后人评说。这么讲似有简化与弱化的嫌疑,但印象里,很多处都体现出黄德海在生活之河与历史之流的交汇中寻找一种和解与平衡。
    在我们这个时代对今古的文学家的诸多说法,其旨归既具有文学本身的魅力,又有着其弹性的外延,作者引入并考察了历史、经济、人心的因素,甚至拿出了亚里士多德的“人是政治的动物”“政治也即城邦”等说法,虽还有一些避重就轻,但我觉得这不失为一种睿智。因为文学与文学批评活在彩色的世界里,而非黑白的世界里。
    我们毕竟生活在世俗中。“在世俗的门槛上”,“所有不懂得世俗和世俗人心的人,都配不上超越世俗者的称谓”。但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我们(文字也如此),走在世俗与非世俗的边缘。文字是我们被提纯的心魂,用文字的波长舞蹈,有时走着走着,就散了,于是进入一个圈子,或一个互偶的场景,不是引领就是追随。这现象本身就很世俗化,但很真实。好像“超越世俗”只属于书里的人,我们惟一能做到的是,主动与被动或不经意间与著书人达成一种默契,完成一段世俗的极致。
    文学作品无需为任何已知的事实添砖加瓦,它要探测的是幽暗的未知世界。这点上,更像是读书人与著书人的一个不约而同的“阴谋”,但我赞同,探寻幽暗,就是接近光明。用黄德海的话说,是偶然的相遇,让自己碰上了,就去整理出来了。显然这是一种谦辞。真正躲在背后的,可能更多是一种对书与读书及其后效应的研判。这也正好回应了整本书何以如此布局:第一辑“跳动的火焰”以《左传》为原点,辐射历史台前幕后,找寻存在与被忽视的因果之链;第二辑“爱命运”,直指历史中那些丰满人物的某种局限与超越,这爱来自怀疑以及大胆构想;第三辑“目前无异路”,直击当代作家学人在书与物与世之间的平衡点。
    当我再次打量“书到今生读已迟”这七个字时,仿佛这一切都已自然而然,而又别有一种余味升起。没有一个行动者,不是才华在胸,而又快马加鞭,勤苦任事。
    也许,我们永远也无法找到历史原点处那束鲜亮之光隐去的方向,但这种黑洞式的诱惑,正是人类中每个群体用自己的方式探索的源动力。面对未来,我们都将成为历史,也许最好的言说,就是让历史去证明历史。“一本书从不单独存在,它同时生于、存在于并完成于其他更多的书中”。读者与著者,站在书的两端,去穿越与我们双方年龄或阅历并不对称的一段或N段时光,这种空间、时间的不对称性,也许是我们可以欣赏与排斥、批评的原因,终究,我们自己就是一本书,不会单独存在,而是汇入历史中的涌荡、诡谲、神秘抑或斑驳漫漶,当然那也可能是无尽的沉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