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2018中青年语言学者沙龙在商务印书馆召开。本次沙龙主题为“语言学论证中的证据问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语言大学、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语用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机构的六十余位语言学者出席,在京高校的二十余位硕博士研究生列席。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周洪波、汉语编辑中心主任余桂林主持沙龙。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他认为这次沙龙的主题很好,核心词“证据”是语言研究方法论中的重要问题,现在提出适逢其时。语言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研究,为语言学的立论提供了更多证据来源。他在发言中还详细梳理了语言研究各个领域中,学者们对于研究方法论和证据关系的重要探索。 上海师范大学潘悟云教授的《语料大数据作为语言学证据的作用》,分别从总体思维、容错思维和相关思维三个方面阐述了大数据思维的特点和过程。他指出,大数据的量与研究对象的量和性质有关;他以声调分布为例说明容错度与研究对象有关,以“家”和见系开口二等的读音分布为例说明增加量可以获得更多质方面的信息;由此引出相关性的讨论,他认为见系开口二等声母读k的地理分布与东吴疆域有关,魏晋以后孙吴政权率百越民众汉化,从而形成了汉语的东南方言,并得出结论:魏晋是汉语方言的形成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孟蓬生研究员的《眼界与境界——汉语史研究中出土文献证据的运用问题》,从语音史、词汇史、语法史三个方面论述了汉语史研究中运用出土文献证据的方法和重要性。他指出,最近一百多年来甲骨文、金文、简帛、碑刻的资料层出不穷,大大拓展了传统汉语史研究者的眼界,能否利用出土文献的资料或证据,不仅涉及观点和结论的可靠性,也可以由此窥见学者能力和境界的高下。 天津师范大学白学军教授的《汉语阅读的空格效应——来自眼动研究的证据》,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眼睛在信息传输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眼动研究的基本原理(包括人眼特征、视觉范围和眼动模式),并进一步介绍如何用眼动实验的方法挖掘阅读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从眼动研究的角度,解释自闭症儿童为什么不能与他人有目光接触;文章详细分享了系列实验——分词空格阅读中的眼动研究,包括汉语空格的基础和发展性研究,并通过网页、图画、短语、句子等多种阅读材料及不同阅读者的阅读证据,阐释了分词空格对汉语学习的作用。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理解实验和数据模式,白学军教授用丰富的图像展示了实验研究中的阅读眼动过程,分享了实验过程、实验材料与实验结果。 清华大学杨小璐教授的《众里寻她千百度——浅谈儿童语言对普遍语法理论的证据作用》,根据婴儿超强的辨音能力和语言感知能力,不同语言背景的儿童经历相似的语言发展阶段并取得成功,儿童所具有的丰富而复杂、超越经验的语言知识,儿童基于普遍语法规则的语言发展等多条儿童语言的证据,对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进行了论证。文章指出语言学本体研究与儿童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普遍语法框架内的儿童语言研究主要围绕具体句法或语义结构,探讨普遍语法原则和参数在儿童语言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形态,这些实证数据促进了语言学本体研究。 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指出,“证据”作为本次沙龙的中心议题很有现实意义,可以引领语言研究转向既求实又重理论思考的正确方向。科学领域的论证有证实和证伪两种,有力的论证要靠充足的事实依据、深刻的理论支撑和严密的逻辑推理,三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充足而有说服力的事实依据。陆俭明教授呼吁要重视对7种有价值的语言事实的挖掘,并深入探讨收集证据、收集语言事实的方法,在使用大数据、语料库的同时,要注意其局限性。 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指出,语言学研究需要方法和技术的培训,但不要过于迷信技术。技术是为思想服务的,我们需要技术,但不能故弄玄虚。我们重视方法和技术,但不能忽视研究者的体验、感知、情感、认识,语言学研究是有温度的。 在自由讨论阶段,黄行、麦耘、冉启斌、黄树先、李兵、史金生、傅爱兰、周庆生、朱小健、张云秋、李锦芳、顾钢、曾晓渝、张美兰、张民权、王建勤、阿错、王立军、郭锐、魏晖、张伯江、王晖等专家教授围绕着“证据”这个话题各抒己见,拓展和深化了对这个问题的讨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