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构式语法的理论路径和应用空间(3)

http://www.newdu.com 2018-01-22 《汉语学报》 施春宏 参加讨论

    国内的构式语法研究正逐步融入到国际主流观念中,主要集中于以下论题:(1)构式理论的系统引介和拓展,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如王寅(2011)、牛保义(2011)、顾呜镝(2013)、施春宏(2016b)等。(2)基于具体构式的特征分析及相应的理论提炼,也有显著的成果,且大有迅速增长之势。对各类句式、特定格式、具体语块等的形义关系的研究是汉语构式研究的重点。其中,沈家煊(1999、2000)和张伯江(1999、2000)等对汉语特定句式形义特征的分析及其认知机制的解释起到了很大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朱军(2010)、吴为善(2016)则系统地考察了诸多构式的特征。在各类句式性构式研究中,致使性构式、与致使范畴相关的构式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如刘正光主编(2011)的《构式语法研究》在收录构式语法引人后数年间的很多创造性研究成果时做了分类,其中收录的句式性构式专题包括致使构式、动结式、“把”字句、双及物构式、中动句,全都属此。施春宏(2010a)从构式研究方法论的角度来考虑,认为若将其放到句式群(construction group,也作构式群)中来考察,更容易发现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有标记构式是长期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框式结构的研究颇多启发,如邵敬敏(2015)以“都是+NP”构式为例,系统探讨了框式结构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吴长安(2016)则以心智语库(MentalCorpus)理论为背景探讨了待嵌构式(即框式结构)研究需要挖掘的文化意义和基本论题。刘大为(2010)关于语法构式和修辞构式关系的认识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尤其是促进了修辞学界对构式语法的广泛关注以及语法学界对修辞现象的重新解读。(3)构式生成机制的探讨引发了很多创造性思考,如熊学亮(2009)关于构式增效机制的认识,张韧(2007)关于构式生成转喻机制的分析等。刘大为(2012)关于谐音现象心理机制与语言机制的分析,试图为全面认识谐音构式的语义性质和形式特征寻找学理上的基础。尤其是关于构式压制(以构式增容和减容为主)的研究,最易彰显构式和构件(即组构成分)之间的互动关系,用力至勤的如袁野(2010、2011)、王寅(2011)等。施春宏(2O12a、2014b、2015c)的构式压制“三论”则对构式压制的“招聘一求职”机制和语言学价值做了系列性的理论思考,宋作艳(2015)基于生成词库论对事件强迫(event coercion)现象及其所体现的逻辑转喻机制做出了至为系统的分析。(4)对经典构式理论的反思和新构式理论的构建,近年也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如陆俭明(2004)、袁毓林(2004)等引发了关于构式语法理论的基本观念及其在具体研究中适用性问题的系列思考;继之学界又持续出现了一系列的反思。在此背景下,陆俭明(2011)等提出了构式语块分析法;后来进一步调整为构式一组块分析法(陆俭明2016b)。程琪龙等(2015)主张,根据其构建的事件概念框架来处理动词和结构之间的关系。施春宏(2014a、2015b、2015d、2016a)等提出了构建“互动构式语法”(Interactive Construction Grammar)的设想,主张强化构式生成、构式特征浮现过程中多层面、多界面的互动关系和互动机制的探讨,同时重视构式语法研究中不同方法论原则之间的互动关系。(5)基于构式语法的历时研究,目前成果主要集中在习语性构式、框式性构式及特殊词类组合在历时演变过程中形义特征所发生的调变现象及其构式化机制的分析,大多与构式的共时形义特征分析相结合。(6)构式习得方面的研究已受重视(相关文献参见施春宏(2011)、施春宏等(2017)等),但仍以引介和验证为主;汉语构式习得研究主要是基于特定语料库的特定构式习得考察,而且大多是基于“偏误分析+构式理念阐释”的研究路径。其中,施春宏(2011)提出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应该将构式意识(constructiona1 awareness)纳入到语言习得的元语言意识研究中;王初明(2015)利用其提出的“构式语境”概念来阐释构式义在二语习得中所产生的语境效应。(7)构式教学研究已有所思考,如陈满华(2009)提倡树立二语教学的构式观。尤其是结合语块理论的构式教学及习得探索,成果较多(相关文献参见薛小芳等(2013)等)。陆俭明(2010)、苏丹洁(2010)等则进一步提出了“构式一语块”教学法。
    从上面的简述中可以看出,构式语法的兴起是因为对形式一意义配对关系的重新重视,构式语法的发展则是由对构式的完形性特征及整体和构件之间互动关系的认识所推动的;同时,制约构式的不同界面之间的互动关系、构式和非构式因素的互动关系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然而,如果从深入挖掘构式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个角度来看,当下对构式系统和构式研究中的互动关系的认识显然既不够深,也不够广,尤其是关于互动的本质和机制的认识,还不充分。而如何充分认识构式内、构式问的互动关系,则是深入拓展构式语法研究新空间的基本路径。基于上面对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的考察,我们认为在两个方面颇为关键:一是强化构式语法多层面、多界面的互动观念并拓展基于互动观的构式系统分析;二是强化构式应用研究,这既包括应用构式理论来分析现实问题,也包括在语言应用分析中发展构式理论。而且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下面我们就基于这样的认识先对基于使用的语言观和构式语法互动观做出简要说明,然后以此为背景来进一步讨论构式语法的理论和应用的新路径。当然,这只是一个论纲性的思考。
    【全文阅读】构式语法的理论路径和应用空间.pdf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