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近年不断见诸报端的一个热词。如何做到自信?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立足于包括敦煌文献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消化、吸收,积厚度,蓄底气,才能避免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中失去话语权,避免在纷至沓来的外来文化面前迷失自我,才能推陈出新,引洋出新,发展、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 比如汉字繁简的优劣,是个老话题。其实汉字的简化并非心血来潮的产物,而是汉字本身发展规律的体现,是千百年来群众意志和愿望的体现。敦煌写卷中简化字之多,使用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它显示了人民群众汉字简化的愿望和汉字简化的必然趋势。今天我们通行的简化字,其实许多都可以在敦煌文献中找到依据。比如辭作辞、亂作乱、趨作趋、繼作继、斷作断、門作门、堅作坚、盡作尽、糧作粮,等等,都是敦煌写本中经常可以见到的。又如高兴的“興”,简化字作“兴”,过去人们虽然知道它来源于草书,但并没有举出古人已有写作“兴”的实例,而现在敦煌写本恰恰为我们弥补了这一缺憾,如斯328号《伍子胥变文》:“祸乱不作,灾害不。”斯2113号《唐沙州龙兴寺上座沙门俗姓马氏香号德胜宕泉创修记》:“弟僧龙寺临坛大德法真,威仪冰操,不若(惹)纤尘。”皆其例。面对这样一批我们的老祖宗自己创造并且使用已久的简化字,我们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又如中国的“國”,简化字作“国”,过去不少人以为是学日本,这也是日本人津津乐道的一个例子。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竟然连自己的国名用字也要拾人牙慧,不免让人感到遗憾。其实“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字。大约六朝前后,出现了“囗王”会意的俗字“囯”,敦煌文献中不时可见这样的“囯”字;敦煌字书斯388号《正名要录》称“囯”是“國”的“讹俗”字——这是“囯”字最早被辞书所收载。手写文字有喜欢增加点画的习惯,于是“囯”又有人加点写作“国”。如敦煌写本斯541号《毛诗故训传》之《邶风·式微·小序》毛传:“黎侯为狄人所逐,弃其而寄于卫。”伯2838号《云谣集杂曲子·拜新月》:“泰时清晏,咸贺朝列多贤士。”——这是“国”最早见于文献记载。所以日本汉字“國”字作“国”,不过是承袭了中国汉字的俗书罢了。 (作者:张涌泉,系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