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出“汉语语法的特点是以意合法为主”的相关描述最早可以追溯至18世纪,比如德国语言学家、汉学家甲柏连孜(Hans George von der Gabelentz, 1840-1893)在1881年出版的《汉文经纬》(Chinesische Grammatik)中已经认识到“汉语的词语入句后没有形态变化,主要依靠语序和虚词来表示语法关系”。这种单纯通过词语或小句的直接组合来表情达意的结构方式叫做“意合法”(parataxis)。然而目前学界对于意合法的界定不够明确,尤其是缺乏对其认知机制的系统讨论。研究厘清了两种意合法的含意,指出低级版本的意合法侧重于语法形式的不充分性,高级版本的意合法侧重于语言形式的不完整性,进而指出不可忽视主体间性与体验性认知对意合语法的支撑作用。在构建多层次互动的语法描写体系时,袁先生指出词库知识以谓词的论元结构和体词的物性结构为主,构式知识以句子的骨架结构、时体结构和认识结构为主,从而形成一种分层描写的体系,辅之于不同层次之间的互动机制,可以比较全面地揭示汉语语法的意合机制和运作过程。报告最后指出意合语法的神经—心智动力分别源于大脑心智运作的分层次模式识别方式与语言“机会主义”的系统属性。 袁毓林,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教育部计算语言学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研究兴趣为理论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尤其是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计算语言学和中文信息处理,主要著作有《现代汉语祈使句研究》《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汉语语法研究的认知视野》《基于认知的汉语计算语言学研究》《汉语词类划分手册》(合著)《汉语配价语法研究》《汉语词类的认知研究和模糊划分》《汉语句子的焦点结构和语义解释》《袁毓林自选集》《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袁毓林卷》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