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综合外媒报道 近日,由来自马克斯·普朗克学会(Max-Planck-Geselschaft)、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南丹麦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等7家学术机构的专家组成的跨学科团队发布的研究成果表明,语言并非像假定的那样具有任意性,字词的发音和形式能够在某些方面揭示其含义和语法功能。 任意性原则(principle of arbitrariness)是传统理论语言学的一块基石。根据这一原则,语言符号的形式与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任意的”。但这一新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然语言在形式和含义之间存在着一些“非任意”的联系,而且这些联系比假定的更加普遍地存在于语言中。 该研究报告第一作者、马克斯·普朗克心理语言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Psycholinguistics)语言科学家马克·丁格曼斯(Mark Dingemanse)表示:“任意性原则在语言学中很重要,但它并不能完全解释语言的运作。” 该研究指出了两种关联能够对任意性原则加以补充。其中之一是“象似性”(iconicity),即字词的形式能够反映其含义。这种关联比以往所假定的在词汇中分布更广:不仅是在手语中,在很多语言中的意音词(ideophones)和感官词(sensorywords)中也普遍存在。另一个是“系统性”(systematicity),即一组字词的语音模式和它们的语法使用之间存在联系。研究表明,字词语音中微妙的模式能够帮助讲话者辨别出日语、英语、荷兰语和法语中的名词和动词。例如,英语中的动词往往比名词要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