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声学语音学研究方法,分析语音的声学特征,是辨别、描述语音最科学、精准的研究方法。本项研究的核心是字母词塞音的声学特征。在所有辅音类别中,塞音是唯一的一种所有语言都具有的音类(Henton,Ladefoged & Maddieson,1992:65;冉启斌,2011:12),因此对塞音的深入分析显得尤其重要。塞音声学特征的两个重要参量是闭塞段时长(GAP)和嗓音起始时间(VOT)。闭塞段时长是塞音发音时成阻时间长度。嗓音起始时间又称浊音起始时间,是塞音从除阻到嗓音产生之间的相对时间关系(石锋,2012:68~70),也可以说是塞音除阻和声带颤动之间的时间关系,能比较精确地说明塞音清浊和送气的情况。浊塞音在除阻以前的一段时间声带就开始颤动,VOT < 0;不送气清塞音在除阻时声带立即颤动,VOT=0 或者略大于0;送气清塞音在除阻以后的一段时间声带才开始颤动,VOT > 0(林焘、王理嘉,2001:86~87)。VOT 这一概念最早是由Lisker & Abramson(1964:384~442)提出的,它在语图上表现为从冲直条到后面浊音横杠出现之间的距离。这两位研究者曾用它成功区分了多种语言中部位相同但发音方法不同的塞音。此后许多研究都使用VOT 对塞音进行描述分析,其中很多研究围绕不同发音部位与VOT 长短之间的关系展开。Cho & Ladefoged(1999:207~229)对18 种语言塞音的VOT 进行分析,讨论VOT 时长与发音部位的关系问题,发现其中13 种语言舌根塞音VOT 最长,4 种语言或者舌根塞音的VOT 最长,或者是小舌音的VOT 最长。汉语方面,任宏谟(1981)的北京话塞音研究、石锋(1983:49~83)的苏州话塞音研究和梁磊(1999)的太原话塞音研究,结果均证明舌根塞音VOT 最长;Chen Limei 等(2009:552~557)研究了汉语声调对塞音VOT 的影响;郑鲜日和李英浩(2007:92~95)还比较了汉语和英语在塞音VOT 方面的异同。总体来讲,针对汉语字母词塞音的语音研究甚少,尤其是在声学层面上的分析很少。 本文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通过声学实验,进一步分析字母词中塞音的声学特征以及声学格局。塞音的数量和分类因语种不同而有些差异,例如英语的塞音占据双唇、齿龈和软腭3 个发音部位,以清浊为区别特征,分为两组/ptk/ 和/bdg/(于辉,2012:54~55)。浊塞音是先有声带振动,在周期性地给闭塞的声道充气之后爆破,VOT 是负值;在清音的闭塞阶段即声道充气阶段,声门的状态与呼吸情况下相似,声门打开而没有振动,声带的振动出现在爆破之后,VOT 是正值。汉语普通话的塞音同样占据双唇、齿龈和软腭3 个发音部位,但汉语的塞音都是清音,通过送气与否形成对立(冯勇强等,2013:509~516)。送气是汉语普通话一个重要的区别特征。在声学上在一个脉冲噪声(语图上的冲直条)之后,有较大的总能量、较宽的频谱和较长的时长。在发声学上表现为声道侧壁和呼吸肌的紧张,以保持口腔内气压的增长和除阻后的气流排放。送气(aspirated)和不送气(unaspirated)相对立,是普通话声母的重要区别特征(张家騄,2005:506~514)。送气塞音的VOT 值大,容易测量,不送气塞音的VOT 值很小,有时接近于零。字母词塞音究竟属于哪种语种?是保留了英语塞音清浊对立的特征,还是受汉语影响通过送气与否形成对立?又或是兼有英语和汉语塞音的双重特征?这些问题还要通过具体的声学实验进行分析,同时以GAP 和VOT 为参量构建字母词和普通话塞音声学格局,更直观地验证研究所得结论,进而科学地揭示字母词塞音的声学特征,以期对字母词读音问题研究有所助益。具体方案将在第二、三部分详细说明。 【全文阅读】字母词中塞音的声学特征.pdf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