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些濒危语言正在消失的趋势很明显”,第三届语言濒危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昨日在云南民族大学召开,开幕式后该校民族文化学院院长刘劲荣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日益受到冲击,以致于濒临消亡。2007年《光明日报》援引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黄行的介绍:中国正在使用的120余种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人口在10000人以下的语言约占语言总数的一半;在1000人以内的有20余种,它们基本上处于濒临消亡的边缘。 刘劲荣表示,目前很难说云南有多少种少数民族语言正在消失,但就他们观察和研究,“消失的趋势很明显”,例如居住在德宏州阿昌族的支系仙岛人使用的仙岛语,目前仅有村内三四位老人还会说;玉溪市新平县水塘镇的旧哈村中,能流利使用苦聪语的村民不足10人。“昆明子君村的子君语也处于濒危状态,村民们搬迁后分散在各处,日常都不再说子君语,使得他们的语言很难保存。” 刘劲荣介绍,为抢救保护这些正在消失中的少数民族语言,政府和民间都采取了很多措施。“最首要的是培养这些语言的传承人,现在民大每年招收12种少数民族语言专业的学生,他们既掌握汉语也会说本民族的语言,毕业后回到家乡进行双语教学,让这种语言传承下去。” 此外,我省还在法律和政策上支持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编写少数民族语言教材,“民大还建立了少数民族语言有声数据库,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濒危语言进行抢救保护。” 本次大会将持续2天,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7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将和国内的同行交流他们国家保护濒危语言的经验。这次研讨会主要关注我国及其周边国家的语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