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12日,由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纪念容庚教授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20届年会在广东举行。记者就古文字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等采访了与会学者。 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年近八旬的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教授曾宪通介绍,1978年中国古文字研究会成立时,国内古文字研究人员青黄不接。“20世纪70年代后,地下文物出土迎来黄金时代,新文献层出不穷,此前几乎没有出土过的简帛文献大量出现。”其间,我国古文献出土和古文字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会长、吉林大学副校长吴振武对此也有切身体会,他表示,现在我国古文字研究已从“青黄不接”改变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年轻学者。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和四川大学等单位已成为古文字研究的重镇,“不仅人数比30多年前发展壮大了很多,而且年轻学者都很优秀”。 与此同时,国际学界对我国古文字研究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研究队伍也不断扩展。如前几年芝加哥大学成立了中国古文字研究中心(由汉学家夏含夷主持)等。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刘钊表示,出土文献和古文字研究本来就是国外汉学研究的重点,随着中国古文字研究的持续走热,国外汉学研究中有关中国出土文献和古文字研究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