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汉字掀起一股热潮的时候,汉字的“繁简之争”总是会被拿出来议论一番。简体字方便书写记忆、繁体字更有文化内涵。如今,全球不同地域华人把简体字和繁体字作为通用汉字,文字的不同带来了文化上的争论。 汉字简化民国时已开始 从甲骨文开始,汉字的字形就随着时间推移进行着漫长的演化,基本遵循由繁至简的过程,到了楷书,汉字已演变成一种十分规范成熟的文字样式,按台湾文化学者林谷芳的话说,到楷书时,中国文字已定型,楷书稳定性极高,它不仅符合古代六书的造字原则,而且它还代表汉字美感的定型。 新中国成立后,汉字简化运动全面铺开,但事实上,简化汉字的风潮在民国时就已出现。1920年,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减省汉字笔画的提议》一文。1922年,钱玄同又提出8种简化策略。胡适也赞扬“破体字”的创造与提倡是一件“惊人的革新事业”。1935年,蔡元培、邵力子、陶行知、郁达夫、郭沫若等200多名文化教育界名人联合发起了手头字运动,呼吁将“手头字”(实际书写中已经习惯性简化的字)当做规范汉字推广。随后国民政府教育部委托北大教授、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黎锦熙主持制订了第一批《简体字表》,公布了324个简化汉字。当时的简化汉字还有三条原则:以述而不作之原则;择社会上比较通行之简体字,最先采用;原字笔画甚简者,不再求简。但此次简化文字遭到以国民党元老戴季陶为代表的反对派坚决阻止,这次由政府主导的汉字简化最终流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