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性赛事青奥会的即将举办,以及申请冬奥会工作的稳步推进,加大了我国对外交流与经济合作的机遇,也对我国的专业翻译人员提出了更大的需求,但多数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的翻译机构及企业,不仅有碍翻译行业的健全发展,也成为制约我国对外经济交流的一大瓶颈。 细分领域空白 据统计,目前国内各种类型的专业翻译公司及机构大约有3000多家,其他一些以咨询公司、打印社等名义注册但实际承揽翻译业务的公司更有数万家之多。尽管国内翻译公司数量多,但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国内的语言服务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从事语言服务的企业数量众多,但不成规模,小语种翻译、先进翻译技术的应用、少儿英语培训市场等细分领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大部分翻译公司和机构都缺少专业领域的翻译课程,比如医疗、法学等。某翻译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90%以上的翻译机构和企业,仍停留在完全手工操作阶段,不仅没有翻译质量控制工具,也没有完整的翻译品质控制流程。 受限于高端人才稀缺和市场的混杂,很多翻译机构的市场拓展能力有限,因此在与国际同行的竞争中也往往处于劣势。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翻译服务300亿元的市场份额中,有相当一部分被国外同行获得。 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翻译协会发布的《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根据外部环境所提供的发展机遇和行业自身近十年的发展走势预测,“十二五”期间语言服务业将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相当于国家GDP增速的2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仅语言服务企业所消化的翻译人员和本地化业务年产值就达到120亿元以上,约占全球外包语言服务市场产值的7%。如果再加上市场庞大的语言培训、语言技术工具开发和咨询服务,产值则无法估计。例如,语言培训领头企业新东方2009财年的培训业务收入达2.66亿美元(约18亿元人民币)。 前瞻网语言服务行业研究报告分析认为,根据经济规模和语种重要等级,中文相关语言服务业务所占的比例应该在7%-8%之间。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的趋势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语言服务企业注册数量和注册资金也大幅增加,这些都表明语言服务外包产业进入了快速增长期。 亟待政策扶持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语言服务至今还没有纳入《国家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导致行业难以争取到相应的政策扶持,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中国翻译协会已经向商务部提交了《语言服务与服务贸易政策制定》报告,提出了推动语言服务业发展的9条政策建议。 在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国夫看来,作为一个行业,语言服务企业成立20多年都算是有历史的,过去语言服务人才都依附于事业单位和媒体、高校,现在人才虽然更多了,但高素质的翻译、管理、技术等核心领域人才严重匮乏,国际竞争力较弱。“国内翻译只能是‘中翻外’、‘外翻中’,但在外语对外语的翻译方面,比如俄语翻法语,几乎是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