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易蓉 实习生 胡冰)“谁在吃什么?”“妹妹被叔叔撞了。”当孩子难以理解这些看似简单的句子,可能属于汉语语言障碍儿童。昨日,第四届全国认知神经语言学大会在上海交通大学落下帷幕,会议期间,天津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的多位学者提出了3条用以辨别汉语语言障碍儿童的标准。 学者们用“汉语儿童语言能力评估系统”对698名儿童做了评估后发现,难以理解多元wh-问句、归关系从句,难以理解和使用被动句,可用以辨别汉语语言障碍儿童。当被问及“谁在吃什么”类问题时,语言障碍儿童会漏掉一部分答案;当被问及“请指给我看,想吃哥哥拿的雪糕的妹妹在哪里?”这类复杂从句时,语言障碍儿童在理解时明显吃力;当读到“小妹妹被叔叔撞倒了”这类句子时,仅有6.46%的语言障碍儿童能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 会上,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者李庆照驳斥了“外语学习越早越好”的假说。通过梳理两岸三地外语学习关键期实证研究的系列成果,李庆照发现,过早进行双语教育,会对母语的掌握造成显著干扰,反而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他还强调,来源于国外的数据与研究成果不能直接作为国内外语教学“越早越好”的理论依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