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印书馆如何推动了新文化运动 晚清西学东渐之风渐起,商务印书馆在译介外国科学文化进入中国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商务印书馆较早意识到在西学东渐过程当中语言的重要性,首先请谢洪赉对《华英初阶》进行了重新译注。 早期的英汉字典不标注具体英语单词的中文意思,只是用上海话或者宁波话注音,导致读者大致知道英语读音,但却不知英文含义。商务印书馆的《华英初阶》开始加上了中文译注。“这从翻译政治角度来讲是非常大的改变,证明了中英文可以并列在一起,我们不仅仅停留在对它音的接受上面,而开始寻找不同文化之间的对应物。”董丽敏说,这套书当时受到很多读者欢迎,它1898年出版,到了1921年已经印制了77版,“商务印书馆不仅挣了大钱,而且开始介入到了文化出版领域。” 在这个基础上,商务进一步和重要的翻译大家进行合作,和严复合作出版了《天演论》和“严译名著丛刊”,和林纾合作出版了100多本小说译著。 “《天演论》1897年前后其实只是手抄本,在严复很小的朋友圈中发行。为什么我们今天会把《天演论》当作非常重要的产品?实际上是由于商务的介入。商务印书馆有庞大的发行网络,在1915年就有80多个分馆,这样才把严复翻译的影响力扩展到了非常广泛的地区中。”董丽敏认为,严复和林纾的成功,与商务印书馆发达的发行网络有很大关系。 商务介入文化资源整理的第二个方向在古籍整理上。1900年后,中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窘境。商务印书馆掌舵人张元济推动商务印书馆建成古籍藏书室涵芬楼,后成为东方图书馆,介入古籍保护,搜集珍稀古籍。商务印书馆亦整理、校勘、出版了很多古籍,其中张元济主持了《百衲本二十四史》的校勘出版和《四部丛刊》的出版。 当时报刊杂志等新的传播方式纷纷崛起,商务印书馆在这方面也开风气之先,1903-1948年,商务印书馆就出版了22种期刊,包括《东方杂志》《小说月报》《教育杂志》《妇女杂志》等等。以这些杂志为依托,商务印书馆基本上把晚清最重要的文学作家都网罗到了自己旗下。 此外,从晚清到民国,商务印书馆还出版了一系列国文教科书,使得新文化、新文学通过教育真正深入大众之中。“晚清以降,‘教育’成为了救国第一要义,甚至可以认为是‘立国的根本’。”救国就要进行教育改革,没有教科书,一切都无从谈起。1902-193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的教科书,内容与时俱进,品类也十分全面,最初就占到整个全国教科书市场三分之二。 “理解了商务教科书的广泛影响力,才真正理解商务的工作对于整个现代中国人的建构有多么重大的意义。”董丽敏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