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大学的英国历史学家丹尼尔·比尔(DanielBeer)上周以所著《死屋:沙皇时代的西伯利亚流放》(The House of the Dead:Siberian Exile Under the Tsars)一书,获得了麦吉尔大学主办的第十届康迪尔历史文学奖。 康迪尔奖创办于2008年,以该校校友彼得·康迪尔(PeterCundill,1938-2011)命名,意在表彰世界任何国家出版的“最佳英文史著”,因奖金高达七万五千美元(约合人民币五十万元),而号称世界上奖金最高的历史图书奖,今年则以新面目重启,入围初评的各国史著多达三百种。 加拿大历史学家、牛津大学教授和《尼克松在中国》一书的作者玛格丽特·麦克米伦(MargaretMac⁃Millan)主持了今年的评委会。“丹尼尔·比尔做了非凡的研究,使用了以往不受重视和未加核查的素材,展示出了流放对几代俄国人和俄帝国其他民族的影响。”麦克米伦说,“《死屋》是对俄国史作出的难忘而重要的贡献。” 《死屋》的书名显然来自俄国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由于参加理想主义者彼德拉舍夫斯基的小组,探讨空想社会主义,青年陀翁于1849年被捕,先判死刑,后在刑场上改判流放,到西伯利亚的鄂木斯克服四年苦役加四年兵役,1861年开始发表根据这段经历写成的《死屋手记》。 丹尼尔·比尔在《死屋》第七章《囚堡》中着重描写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鄂木斯克的狱中生活,并在全书题记中引用陀翁: 这里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它和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一样;这里有它自己独特的法律,自己的服装,自己的风俗习惯,这里是一座真正的死屋,这里的生活和其他任何地方的生活都不相同,人也是特殊的。我现在要叙述的就是这个特殊的角落。”(曾宪溥和王健夫译文) 蒙特利尔魁北克大学的美国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戈沙(Christo⁃pherGoscha)和斯坦福大学的奥地利历史学家沃尔特·沙伊德尔(Wal⁃terScheidel)分别以所著《新越南史》(Vietnam:ANew History)和《大校平器:从石器时代到二十一世纪的暴力和不平等史》(The Great Leveler:Violence and the History of Inequality from the Stone Age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入围决选,并各得一万美元。 更正:本报5月31日所刊简讯《麦吉尔大学重启康迪尔历史文学奖》中误称该奖“2016年和2017年本已停办”,又误称“重启后的康迪尔奖将在2018年,也就是该奖创办十周年时颁出”,事实上该奖一直正常运行,而2017年才是该奖的第十个年头。(康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