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字、词、句子相处 到现在为止,我写的所有的诗,都在《在词语中间》这本书里了。 中年以后,似乎多了一层个人生活:与字、词、句子交流,与语言交流。很难说以前就没有这样的时候,但没有清楚的意识,没有成为生活需求的一种方式,是肯定的。现在则不同,这种交流在日常相处中发生,不必刻意,却也不可缺少。 在这样一层生活里,似乎很自然,写一些诗。写诗,不过是相处交流的多种形式中的一种而已。 同时也有些奇怪,因为很早之前就认定,自己不是写诗的人。朋友曾经为我出过一小册《二十五首诗和无名的纪念》,薄到几乎没有书脊,而所以会出这样一本诗集,不过是留存年轻时代的一点痕迹,也是说,以后不会写这种形式的东西了。 要慢慢地才想明白,原来我有一种几乎是根深蒂固的偏见:如果写诗是“使用”字、词、句子,“使用”语言,那么,我不喜欢这种“使用”行为,还是不写为好。年轻的时候没有想得这么明确,却本能地避开了这种与语言的关系。 如此我也多少向自己解释了何以中年写起诗来这么一个变化。 与字、词、句子的相处交流关系,与语言相处交流的关系,从意识的模糊缝隙,逐渐开阔为生活的实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写诗不再是无意识或有意识地“使用”语言。不是“使用”语言,语言才敞开了。敞开了它自身,也敞开了与万物百汇的关系。没有封闭的语言,也不会去封闭事物。 这样,就不妨一试,在普通的字、词、句子中,写平常的经验,平凡的呼吸,写中年自甘平庸的诗。 三行集 朋友送我一个小本子,还没有巴掌大。印刷厂裁下来的纸边,朋友说,扔了多可惜,不如做成小本子。我从学写字时就惜纸,因而对惜纸心情下产生的小本子,倍感亲切;可是,做什么用呢? 一页只能写三四行字,不如,就以三行为限,写些自由的句子,如何?既限制,又自由,在这之间,试验一下。 这一试,没想到就试了下来,从4月份小毛茛变成蛇莓,到7月底热风吹落黑色的种子,写满一小本,100首。这100首被另一位朋友拿去编到一套小诗丛里,我给取个简单的名字,《三行集》。 这个过程中,写一篇短文,顺手引进其中的一首三行:“风吹到句子之间/ 风吹词语/ 风吹到旷野和字的笔画之间。”这其实是我写这个小本子所企望、也多少触碰和体验到的状态。既写小说又写诗的林白,眼尖,从报纸上的短文里看到这几句,就写到了她的诗里: 风吹到句子之间 越吹越近 同时越吹越辽远 风吹词语 然后我去买黄瓜 还有洗衣粉 这时候星星奔赴海洋 风吹到旷野和字的笔画之间 我惊奇三行的句子也能成风,以息相吹。 时间相续,从8月到年底,转过年来到3月,又成50首。 满一年了,三行的句子随四季轮换一周,于复始之际显现完整之形。这不是事先的计划,随自然流转比计划更能获得运行生息的节奏、韵律和赋形的力量。就此止住。 过程 我1992年开始用电脑,此后长文短文,都是对着显示屏敲键盘。2011年,不知怎么重新写起诗来,却是用笔和纸。不是有意的选择,到我意识到这个差别,已经成了习惯。今年5月,在一张小纸片上涂成一首《乌鸫》,用手机拍下来,发给一个朋友看—— 昨天的乌鸫站在另一条颤动的长枝上 啄食樱花落后结出的小果子 已绿里透红(也是一种樱桃) 转过街角后听它鸣叫 粗一声 细一声 接着婉丽跳荡 远应山涧溪水 而不是它眼前平缓的河流 我初以为是一群鸟呼引唱答 直到去年 发现它喜欢模仿其他鸟鸣 今年我知道 天微明的时候 就是这只 包含了很多种鸟的鸟 把我吵醒 隔了一天,朋友才回微信—— 先看见字。 然后是,笔迹, 韵脚。 突然,听见了鸟鸣, 我返身——拽着它—— 深夜仰脸走进光灼灼的晨间树林。 原来是这样读一首诗的。 一个一个环节,清晰,缓慢,沿着实在的、可见的“物质”形式——字,笔迹,韵脚,越来越迫近某个点;最终,这个点瞬间打开,打开为一个扩大、完整、生机勃发的世界——声音、光、时间、人的感受和行为。而朋友身处其中。 本来担心字纸上的鸟发不出声音,朋友却听见了,我一下子满心欣悦——超过写出这首诗的时候。感觉是,有了之后的这个过程,这首诗才算完成了。这只“包含了很多种鸟的鸟”,它的鸣叫,有如此惊喜的呼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