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归去来兮,凯绥·珂勒惠支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文汇报 袁志英 参加讨论

    德国伟大的艺术家凯绥·珂勒惠支(Kaethe Kollwitz)1867年7月8日出生于柯尼希堡(如今的俄国飞地加里宁格勒),今年是她诞生15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宣布今年的7月8日为凯绥·珂勒惠支纪念日,经过两年半精心准备和拍摄的纪录片《珂勒惠支的风雨人生路》也同时献映。
    科隆市于1983年建立起凯绥·珂勒惠支博物馆,这里藏有凯绥三百多幅绘画,550幅木刻画,大量招贴画和标语牌,还有早期的青铜雕塑和罕见的锌板雕塑,为数甚多的木刻画还被无偿地寄送到世界各地。参观凯绥博物馆的人流络绎不绝,到7月为止,已经高达一百多万。这说明在其去世后数十年她的影响力还绵延不绝。悲伤,苦难,环境的压抑鄙陋给她的生活留下了印记,然而她求真求实的初衷始终如一。女性艺术家一般热衷于赏心悦目的题材,而她却用黑白两色的如椽大笔横扫时代的创口,以其表现力强劲的绘画、黑白两色的石刻、木刻进行犀利的社会批评。她的名言是:“要真,要真实,要本色”(Wahr sein,echt und ungefaerbt)。
    她经历了威廉皇帝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魏玛共和国时代、纳粹政权的统治和二战,灾难、战争、饥饿、死亡扑面而来,最使其难挨的是母子之间十指连心的息息相通之情。所有这些经历不仅留在了她的日记里,也映照在她的艺术作品里。
    珂勒惠支的外公是地方自由教会的创立者,父亲是候选法官,因补缺无望,曾做过木匠。尽管穷困,但对四个子女的教育抓得很紧。凯绥最早学的是刻铜的技艺,后随兄弟前往柏林,学习绘画。1891年凯绥和兄长的幼时好友卡尔·珂勒惠支(Karl Kollwitz)结婚,后者是在柏林贫民区开业的医生。这时凯绥放下了绘画,刻起版画来。许多名作相继出世,这次在科隆珂勒惠支博物馆里展览了一些最为著名的原作。比如《织工起义》(1893—1908),它取材于1844年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的史实。在此之前,大文豪豪普特曼取材同样的史实完成了一部杰出的社会政治剧《织工》;还有《农民战争》(1903—1908),这是铜版画组画,在创作的同时还到巴黎游学,进一步提高雕刻的技艺;《战争》(1922—1923);《无产者》(1925),以及8幅以死亡为主题的石刻。凯绥是个和平主义者,也是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1920年成为普鲁士艺术学院的第一位女性院士;1925年结识美国作家艾格尼斯·史沫特莱。1927年应邀访问苏联,回国后创作石版画《游行示威》《团结就是力量》《母与子》等。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即被开除出艺术学院,备受迫害,但她还是坚持作画。由于空袭,她离开了居住52年的柏林,移居德累斯顿的莫里茨堡,1945年战争就要结束之际她却去世了,终年78岁。
    死亡是她艺术创作一再采用的主题,她的儿子彼得在1914年的大战中阵亡,意想不到的是她的外孙,也叫彼得的外孙,遭遇了舅舅同样的命运,血洒二战沙场。战争在持续,死亡在持续,就在同一个家庭。凯绥曾创作了一尊圣母玛丽亚怀抱耶稣尸体的青铜雕塑,经放大制作后,安放于柏林新岗亭之内德国纪念中心里,成为镇馆之宝。新岗亭和纪念中心乃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为纪念战争和暴力的牺牲者而建造的。凯绥于1942年所创作的名为《种子不应被碾碎》的石刻也现身这次的展览:母亲张开双臂搂抱着保护着她的三个孩子,这是她最后的一幅石刻画。
    科隆博物馆馆长汉诺露娥·菲舍尔认为,要想理解凯绥的作品,就得将女性、母亲和艺术家这三重角色融为一体加以体察。凯绥出生于东普鲁士,天生就有种忧郁的气质。她所创作的一些艺术形象大多是受苦受难的众生,常常打上自己面容的烙印。但菲舍尔强调,珂勒惠支性格上尽管有着这阴郁的一面,可其底色还是生之欢乐和对生活的热爱:“谁要是对生之欢乐没有感受能力,那他也没有能力处理那些沉重的话题。”
    在凯绥诞生150周年之际,在科隆珂勒惠支博物馆内还开设了一些珂勒惠支的专题展览。比如说《心灵之光》,此乃专门展示她的自画像的展览;还有《农民战争》木刻系列展览。另外还举办了凯绥·珂勒惠支研讨会,以现在视角重新思考审视珂勒惠支,探讨她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安格鲁斯·西勒休斯( Angelus Silesius,1624—1677,诗人,医生。———笔者)的一句话成了她一生的座右铭:“人要有人性。”“她几乎所有的作品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菲舍尔女士如是说。
    凯绥的作品超越时空,人无分老幼,都会被打动。战争和死亡,爱情和安全,对和平的渴望与争取,对于这些主题谁能无动于心?珂勒惠支早在1922年就曾说道:“人感受着别人的关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验。描绘苦难的艺术就是向观赏者表明,跌入深渊者并非他独自一人。在这样一个令人绝望、需要救助的时代,我想发挥我的作用。”豪普特曼曾说:“她那无声的线条深入人的骨髓,恰如一声惨叫,古希腊罗马都没有听到过这样的呼声。”罗曼·罗兰更是这样赞许:“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是现代德国最伟大的诗歌。它映照出穷人与平民的困苦和悲痛。这位富有丈夫气概的女性以其阴郁而又温情脉脉的同情将这一切尽收于她的眼里和她慈母般的手腕里;这是牺牲者沉默的呼声。”
    她和中国,和中国的大文豪鲁迅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曾出版过她的版画集,举办过她的画展;可说老一辈的版画家都间接地成了她的弟子。而将她引入到中国来的第一人便是鲁迅。
    1931年《北斗》杂志创刊号登出珂勒惠支的一幅木刻《牺牲》:一个母亲悲切地闭着双眼,交出了自己的孩子。这是鲁迅为纪念左联五烈士而特意选刊的。在他“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之余,《牺牲》乃是对当局的无声的抗议。柔石被害时没有片言只语载诸报端,他那双目失明的老母以为她的爱子还在上海翻译和校对呢。1930年鲁迅收到留学德国的徐梵澄寄来的珂勒惠支的版画集,其高度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使他兴奋不已,于是便开始收集凯绥原拓版画。史沫特莱先后为他购得组画《织工起义》《农民战争》等版画,这些都是珂勒惠支亲笔签名的精拓品。鲁迅将这些版画都陆续发表在刊物上。1932年,鲁迅选发了凯绥木刻组画《无产阶级》中的两幅;1933年又再次发表《牺牲》;1935年10月他在《译文》上,介绍了珂勒惠支的黑白木刻《李卜克内西》。须知,卡尔·李卜克内西乃工人运动的领袖,1919年惨遭杀害。他的父亲威廉也是工人阶级的领袖。
    1931年鲁迅在上海举办木刻讲习会,请内山完造的弟弟内山嘉吉讲解版画创作技法,主要以珂勒惠支的木刻为例,他亲任翻译,并将一套珂勒惠支亲笔签名的组画《织工起义》送给内山嘉吉。
    1931年末,寓居上海的第三国际人员、开设图书公司的汉堡格尔夫人筹办《德国版画展》,展品全由鲁迅先生提供,展览在次年的6月正式举办,其中有多幅凯绥的作品,绿叶红花相照明。
    柔石牺牲后,鲁迅写信给珂勒惠支,请她为烈士作画;珂勒惠支的《农民战争》使鲁迅感动不已,为此又请她创作表现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版画。但珂勒惠支回信说,她没有看到真实的情形,对中国很是陌生,无法应命。
    1936年,鲁迅先生在身染沉疴的情况下,自费出版了《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这可说是中德文化交流的盛举。这本书不但内容精彩,而且装帧考究,鲁迅自行设计的封面,史沫特莱作序,序由茅盾译成中文。
    半个多世纪之后,1992年,上海再次举办了珂勒惠支作品展,展出八十多幅凯绥的木刻、石刻和铜版画。2015年秋,“黑白的力量———凯绥·珂勒惠支经典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而今纪念凯绥·珂勒惠支诞生150周年,她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她作品的艺术魅力,她和中国的情缘,都是绵绵无尽啊……
    2017,10,3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