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口碑不好,再多“票补”也哑火(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北京日报 袁云儿 参加讨论

    
    看效果
    第二天便没有刺激作用了
    据猫眼数据显示,三部影片在上映之前,《机器之血》的预售成绩最好,《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的想看人数最多,而《妖猫传》在各项指标中都垫底。首映当天,猫眼对票房作出预测,《机器之血》以6.42亿元排名第一,《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为5.16亿元,《妖猫传》只有3.96亿元。这正好与当天的排片情况一致:《机器之血》获得30.3%的最高排片量;紧随其后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占27.4%;而《妖猫传》仅拿到23.7%的排片量。在高排片场次的优势下,《机器之血》收获7500万元,成为当日票房冠军。
    仅仅过了一个晚上,排片和票房便发生了逆转。上周六,《机器之血》排片量下降到24.7%,票房产出仅占18.5%,而《妖猫传》以24.6%的排片占比贡献了27.0%的票房。《妖猫传》后来居上,并一直领跑票房。
    让《机器之血》和《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双双败下阵来的,则是糟糕的口碑。前者豆瓣评分仅为5分,被观众评价剧情老套尴尬,动作戏连成龙都拯救不了;后者豆瓣6.2分,作为一部推理片却各种逻辑硬伤,作为一部电影却有浓浓的低劣网络视频画面风格。
    “电影上映第一天还能通过票补拿到较高排片,但这样的情况只能保一天,第二天仍然要靠观众的口碑说话,上座率高,票房才会高,口碑决定一切。”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如此总结。
    如果口碑是决定因素,为何片方还要狂砸票补?影联传媒电影发行中心总经理焦靖分析,票补主要是为了在预售和上映首周末为影片争取排片场次,营造一个好的“卖相”,让片子“高开”。“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档期,当影片质量没有明显拉开差距,票补就很重要了。而且,如果别的影片都有票补,你没有,你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至于随后的票房是“高走”还是“低走”,则是票补也无法左右的。
    话趋势
    重要档期还会出现票补
    “前两年的票补主要都是票务平台来进行的补贴,他们不缺钱,而且对于抢占市场份额有非常大的动力。现在随着猫眼和淘票票两分天下的局势已经比较稳定,票务平台已经不太做大量的票补了。电影片方成为现在投放票补的主体,目的就是为了抢占第一天排片。”壹娱观察执行主编师烨东说。
    在启泰文化副总裁蔡永亮看来,票补只是一种促销行为,海量票补不一定能带来相应的票房。只有电影内容本身热度高、市场口碑好,才能引发更多的观影行为。“我们今年11月出品和营销的电影《七十七天》没有一分钱票补,最终收获了超过1亿元的票房,作为一部文艺片可以说非常难得。票补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影院和观众愿意尝试一下,但如果影片口碑不好,即使有票补,影院也不一定会排片,观众就更不会买账了。”他预测,未来在一些重要档期,票补可能仍然会出现,但基本上会回归理性。
    “前几年9.9元的低价票对观众可能是一个巨大冲击,但现在正常消费者都对电影票价格没这么敏感了,哪个电影好看我就看哪个,不会因为十几块钱差价,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一部烂片上。”影迷牧城说。
    不过,师烨东也表示,票补曾经为拉动电影大盘、培养观众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并不能对票补全盘否定。在他看来,“前两年中国电影市场能够高速发展,跟票补带来了大批增量观众有关,低价票也逐渐培养了一部分固定观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