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势必开辟新视野并提出新问题。例如,众所周知,Matteo Ricci的中文姓名为利玛窦,字西泰。坦率而言,利玛窦这一姓名有点古怪,因为同时代的耶稣会士的中文姓名均是中国化的,如罗明坚、麦安东、石方西、郭居静、龙华民、范礼安等,唯独利玛窦的别具一格,姓为生僻的中国姓,名则非典型的中国名。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在中文文献中,“利”又写作“琍”、“利著”(页24)、“利给”(页393)等,“玛”写作“马”,“窦”写作“豆”,等等。利玛窦的字“西泰”是中国式的,但通过汤著可知他有时也被称为“利西江”,(页249,302,342)因为他曾居西江之畔。此外,利玛窦称谓五花八门,如“西僧”、“番僧”、“子”、“生”、“公”、“先生”、“山人”、“道人”等,其中“道人”尤其耐人寻味。事实上,利玛窦1595年春出韶州时,给自己所起西文称谓是“predicatore litterato”,直译为“有文化的传道人”,而根据德礼贤的研究,其中文名称为“道人”。德礼贤的依据为龙华民西文著述中的两条材料以及一条中文材料,即冯时可《蓬窗续录》中所载“外国道人利马窦”、“道人”。汤著中收录了陈龙正《几亭外书》所载“利道人”、“道人”,从而补充德礼贤之考。“道人”与道家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学界流行的利玛窦出韶州后由和尚变为“儒士”之说,这无疑提出强烈的挑战。 再举一例。利玛窦在肇庆绘制并出版了首幅中文世界地图,根据章璜《图书编》所载地图,德礼贤将肇庆版世界地图名为《舆地山海全图》;然而,刘承范《利玛(窦)》称之为“大瀛全图”,如果这是孤证,也许可以忽视;然而,汤著收录了另外两条史料,即徐时进《鸠兹集》所载“利生入中国,……以所携《大瀛全图》译而示人”,以及方弘静《千一录》所载“(利玛窦)译其所谓《大瀛全图》,言天地形圆如瓜也”。因此汤开建得出结论:“这些早期见到利玛窦世界地图者均称为《大瀛全图》,可证利玛窦在肇庆刊刻的地图其名即《大瀛全图》。”(页7,注2)关于肇庆版世界地图,应天巡抚赵可怀曾在苏州镌刻勒石,前辈学者洪业和黄时鉴先后托人去苏州寻访,均无果而终;汤开建在王同轨《耳谈类增》一书中发现了赵可怀《〈山海舆地图〉说》一文,(页104)对于认识肇庆版世界地图极其重要。当然,另一方面,这一发现也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即赵可怀将肇庆版世界地图命名为《山海舆地图》,并非《大瀛全图》,反而比较接近章潢的《舆地山海全图》,而后如郭子章《〈山海舆地全图〉序》所载“太西国利生持《山海舆地全图》入中国”(页105)、吴中明《题〈万国坤舆图〉》所载“利山人自欧罗巴入中国,著《山海舆地全图》”(页100)等,当均出自赵可怀。因此,笔者认为肇庆版世界地图之名,究竟是《大瀛全图》还是《舆地山海全图》或《山海舆地图》,似尚有继续讨论的空间。 第二,“释”即相关注释。如果说“汇”多赖体力或眼力,那么“释”则多赖脑力或学力。从德礼贤《利玛窦资料》到汤开建《利玛窦明清中文文献资料汇释》,期间过去70多年,学界对利玛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据此,汤开建纠正了德礼贤的一些错误。这里仅以汤著所收艾儒略《大西西泰利先生行迹》和张维枢《大西利西泰子传》中的人名为例。关于1595年春利玛窦出韶州,艾儒略记载:“少司马石公适就任之京,敬爱利子,遂携利子之南都。”“石公”在利玛窦晚年回忆录中写为Scielou,德礼贤猜测此人为兵部尚书石星,此说长期以来被学界广泛接受;但近年来被纠正为兵部侍郎佘乐吾(佘立),汤著采纳了新说。(页32,注4)关于利玛窦在南京的交往,张维枢记载:“李卓吾、李汝桢诸公,俱与谈论。”利玛窦晚年回忆录载利玛窦南京交游人物之一为Ligiucin,时年70多岁;德礼贤订名为李汝祯;汤开建质疑德礼贤之说:“李本固生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万历二十六年(1598)出任云南巡按,直到1620年光宗立后才到南京任职,1599年利玛窦在南京时,李本固40岁,而利玛窦回忆录称这位李公是‘在南京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显然这个李本固(汝桢)并非德礼贤今天学界所考订的李汝祯。”最近杜鼎克(Ad Dudink)将之考为李如真(李登),汤开建遂欣然采用此说。(页35,注1) 汤著不但采纳了学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展示了作者个人的研究心得。还是以艾儒略《大西西泰利先生行迹》和张维枢《大西利西泰子传》中的人名为例。艾儒略介绍利玛窦进京之初的交往说:“于是礼部赵公邦靖周旋其间,利子始安意京师,偕庞子僦屋以居。”利玛窦回忆录未提此人,故德礼贤无考。汤开建考证说:“‘赵公邦靖’,此处‘靖’字疑为‘清’之误记。据查,当时的礼部未有名为‘赵邦靖’的官员,而吏部则有名为‘赵邦清’之官员。赵邦清(1558—1622),字仲一,号乾所,甘肃真宁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授滕县知县。万历二十六年(1598)任吏部验封司主事,次年授吏部稽勋司郎中,万历三十年(1602),在利玛窦入京后不久,赵邦清因故被劾贬官,与文中所称‘因他事去官’相符。若此判断属实,则文中所记载的赵邦清标注利玛窦疏通关系、虔祀《天主实义》等信息均表明,赵邦清是利玛窦进京初期所结识的私交甚笃的好友。”(页36,注4)张维枢介绍利玛窦进京后交往的一个人物为“少司寇王公”,汤开建考证说:“‘少司寇王公’,明代称刑部侍郎为少司寇。王公,德礼贤考为王汝训。……王汝训(1551—1610),字师古,号浤阳,山东聊城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历任元城知县,刑部、兵部主事,万历二十二年(1594)落职听戡,直到万历三十六年(1608)七月方升任南京刑部右侍郎。因此,余断1601年6月以后来北京的南京刑部侍郎不应是王汝训,应为王基。王基,字启亭,号对沧,山东青州人。嘉靖乙丑(1565)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员外郎、大同知府等官,万历二十六年(1598)升南京刑部右侍郎,直至万历三十二年(1604),仍担任此职。任职时间相合,此为其一;利玛窦书中称他向利玛窦介绍了他的山东老乡箫大亨和冯琦,王基亦为山东人,此为其二;利玛窦将此人写为Guantuizam,‘tuizam’当即王基之号‘对沧’拼音之对应,此其三也。可知,此处的‘少司寇王公’实指王基也,而非德礼贤考证之王汝训。当今有关研究者均以德礼贤为据,定其人为王汝训,当误。”(页47,注6)窥一斑而见全豹,上述几例足以显示汤著在“释”方面的重要价值以及对于利玛窦研究的重大贡献。 毋庸讳言,汤著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例如,首篇刘承范《利玛传》,采用了《刘氏族谱》原先的篇名,然而,在传记的正文以及族谱目录中,写的均为利玛窦,因此“利玛”后面实际上遗漏了一个“窦”字,作者似应对此做一说明,甚至不妨考虑将《利玛传》改为《利玛(窦)传》;事实上,该篇还有其他遗漏,如开头写利玛窦“与其弟僧天佑重九译而至粤之端州”,末尾写“天和尚留金陵,西泰则以进宝如京师矣”,“天和尚”显然即“僧天佑”,故似可写为“天(佑)和尚”。关于“天佑”,支允坚《梅花渡异林》载:“大西洋国二人来,一曰利玛窦,一曰郭天祐。”杜鼎克认为“郭天祐”即郭居静,亦即刘承范笔下的“僧天佑”。然而,郭居静从未到过肇庆,而他去韶州也是在麦安东和石方西去世之后,虽然他后来确实留居南京。为此,汤开建做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即“天佑”为麦安东最初的名字,而后郭居静沿用此名,以遮人耳目,因为中国地方政府要求不带新面孔来中国内地。(页4,注2)但是,石方西在郭居静之先来韶州,如果要冒名顶替,其人当为石方西,而非郭居静。石方西在韶州不久去世,故不可能“留金陵”,而“留金陵”者则非郭居静莫属。笔者以为,刘承范的利玛窦传记谬误甚夥,并非信史,与明代笔记小说相类,误记郭居静去肇庆不足为怪。此外,汤著的个别注解有失精当。例如,陈汝锜《甘露园短书》卷三《舆地》载:“西天利马窦浮海入中国,作《舆地总图》。图方五尺有余,而中国在其间,方不盈寸。或谓胡眼孔大,薄视中国;中国虽小,不应撮土如是。”对于“胡眼孔大”,汤开建注释为“形容眼界宽,看得多”(页469,注1),似乎忽视了其中讽刺揶揄之义,笔者以为“胡眼孔大,薄视中国”颇类俗话“狗眼看人低”;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曾嘲笑“意大利人眼比胃大,而且蛀牙”,似异曲同工。最后,汤著也存在个别录误,如李祖白小传写道:“其又称‘虎林李祖白’,则又当为杭州人也。”(页430)杭州别名武林,“虎林”当为“武林”之误。当然,即便扎实的著作也难免存在缺陷,所谓瑕不掩瑜。因此,上述细微的问题无损汤著的伟大,如同德礼贤《利玛窦资料》中一些毛病无损其伟大一样。 最后,对于汤开建《利玛窦明清中文文献资料汇释》,笔者还有两点建议。其一,最好做一个全书索引。汤开建给书中收录的每个文献题名,从而便于读者检索,但这似乎替代不了索引。例如,前述艾儒略《大西西泰利先生行迹》中有“少司马石公”,实为兵部侍郎佘立(乐吾)之误,汤开建注释:“‘石公’,此处录误,当为佘立。详见后注。”(页32,注4)那么“后注”何在?相隔数页的张维枢《大西利西泰子传》中也有“少司马石公”,但无注,直到笔者通读全书,才发现“后注”为庞迪我、熊三拔《具揭》有关“兵部侍郎佘”的一个详细注释。(页225,注3)如果有一索引,则大可省却读者的搜索之力。德礼贤《利玛窦资料》第三卷主要内容是索引,这给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二,最好将利玛窦本人的著述单独出书。汤著收录了利玛窦的一些著述,如《序跋第二》中的《〈天主实义〉引》《题〈万国坤舆图〉》《〈两仪玄览图〉序》等,《公牍第三》中《贡献方物疏》等,《叙论第三》中《〈山海舆地全图〉说》、《论地球比九重天之星远且大几何》等,《诗柬第五》中《利玛窦答李戴》《利先生复虞铨部书》等。然而,这些仅为利玛窦中文著述的一部分,故需参照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笔者期待汤开建再接再厉,将利玛窦中文著述单独编为一集,并将现有的《利玛窦明清中文文献资料汇释》去除利玛窦著述而编为另一集,从而成为利玛窦中文资料汇释集大成者。 (作者为南京大学学衡跨学科研究院讲座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