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日前,国际城市论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7年会在北京举行。年会以“十九大开启新时代 京津冀引领新未来”为主题,邀请了京津冀三地约200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发布了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基地重要研究成果《临空经济蓝皮书——中国临空经济发展报告(2016~2017)》,该报告发布了我国首个“中国临空经济指数”。 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2月出版的《临空经济蓝皮书——中国临空经济发展报告(2016~2017)》指出,总量经济、流量经济、质量经济是21世纪的典型经济形态,临空经济是这一经济形态的典型代表。因此“中国临空经济指数”从总量、流量和质量3个方面,构建了由3个系统指标、15个状态指标、15个要素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第一,总量是临空经济的支撑要素。第二,流量是临空经济的本质要素。第三,质量是临空经济的品质要素。该指数对2016年我国(除港澳台地区)客流量超1000万人次,并且排名位于前28位的机场进行了评价分析。得出:第一,北上广深临空经济实力最强。位居前10位的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昆明、厦门、杭州、南京、成都、大连,除昆明和成都以外,均为东部地区城市。第二,我国临空经济区发展潜力巨大,已初步形成东、中、西部多点支撑的格局。第三,我国临空经济发展地区间存在较大差距。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特大型城市腹地支撑、机场核心优势、集聚辐射能力明显要优于中部、西部地区。第四,我国临空经济发展要高度重视生态问题。在对28个机场评价分析中,处于生态短板期的有北京、成都、天津和武汉4个城市,这些城市的质量位次(主要是环境水平指标)排名比较靠后,是拉低整个城市临空经济得分的主要原因。(解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