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让出版人不淡定的因素有很多,一路飙升的纸价、难以预估的印厂限产停产、物流费用的上涨、教材格局的变化等。与此同时,也有很多积极的市场信号和政策红利让出版人“打鸡血”,如全民阅读持续推进、传统文化大热、政府加大实体书店扶持、盗版侵权不再明目张胆地猖狂、价格战有所止息等,从宏观层面上看,出版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已经初步显现。有业内人士认为,2017年是出版业的“大年”,这一年,行业变革急速推进,资本运作接二连三、融合实验室纷纷挂牌、阅读服务层出不穷、渠道重塑力度加大、教材出版规范管理、“走出去”模式继续创新等都颇为值得一提。 聚焦1 股改上市“跃进”年 2017年一开年,中国科传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首家登陆A股主板市场的中央出版机构,打响了出版业“上市大年”的第一炮。此后,新经典、中国出版、掌阅科技、世纪天鸿等出版企业相继过会,出版业年度上市企业数量创新高。在这些上市企业中,有出版国家队,也有民营企业;有传统出版企业,也有数字阅读企业;有在国内上市,也有在境外上市企业;有直接上市企业,也有从新三板转板企业,标志着中国出版业股改上市进入了新阶段。最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出版和中国科传两支出版“国家队”,经过长达10余年的体制改革后终于如愿上市,对于推动中央文化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壮大实力具有积极的示范带头作用,开启了两家企业资本运作的新征程。 从2006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表示要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出版、发行集团上市融资后,经过10余年持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中国出版业的上市队伍正在快速扩大。借助上市融资,出版业纷纷利用本身的优势搭配产出较高的资源,实现立体化的发展。但是也有出版人士警惕,上市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出版企业的上市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资本与文化的矛盾问题,出版企业要有足够的定力在市场竞争中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量力而行。 聚焦2 融合发展共建年 2016年12月,为了推动新闻出版业融合发展紧盯新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技术、新成果,为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技术保障和示范经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经过严格评选,公布了20家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和共建单位名单。2017年1月起,中国出版集团、安徽出版集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辽宁出版集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人民教育出版社、咪咕数字传媒等10余家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纷纷挂牌,发布实验室重点项目思路和推进成效。 当下,中国新闻出版业转型融合已有一定基础,但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如融合转型力量分散、产学研联系不紧密、低水平重复项目多等。此次入选的20家融合实验室重在将学界研究力量与行业的优势资源相结合,有区分、有重点地规划重大投资项目,以此带动相关领域的融合发展。 从已揭牌实验室的筹备工作和建设方案可以看出,多个出版机构旨在提供数字化的教育教学服务平台,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教智慧平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美慧树和智慧树项目、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爱洋葱双语阅读教学服务平台。推动内容的数字化转化和呈现也是融合实验室的热门方向,如中国出版集团搭建“数字精品内容综合运营平台”,时代出版推出“在线全媒体数字出版管理云平台”、咪咕数媒重点实验室的全媒出版模式、武汉重点实验室致力于促进传统编辑向全媒体编辑转型等。此外还有新华书店建设发行终端智能化平台项目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