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汉语话题链范畴、结构与篇章功能(6)

http://www.newdu.com 2018-01-09 《语言教学与研究》 孙坤 参加讨论

    三 话题链内部结构及其制约机制
    话题链除了含有相同话题的零形式,其自身还有其他非形态—句法手段将其各个评述小句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有意义的结构整体。本文认为,话题对各评述小句的管辖和各评述小句自身有效的组合,让话题链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汉语的这种方式在所研究的“衔接”(Quirk et al 1985:1437-1487)机制中并未发现,在研究小句组合方式(Longacre 2007)中也没有发现。话题链内部机制主要体现为,话题对评述部分的管辖和话题链评述部分自身的组合能力。
    3.1 话题对评述的管辖
    话题链中话题对评述的管辖主要表现:零形式使用、词汇语义关联和话题对评述的影响。
    3.1.1 话题对评述部分的管辖功能最突出表现是使用零形式,正是话题的强大支配能力而将评述部分的话题给删除了。当不用零形式而使用与话题同指的实体时,实际上是话题管辖功能受到干扰而产生的结果。
    零形式意味着话题可以控制评述部分,而且能一直延续,甚至可以跨段。明清白话小说里,可以发现连续好几段中,话题都表现为零形式,即使有很多插入成分,也不会扰乱话题链的延续,话题依然牢牢控制着后面的句法成分。
    3.1.2 双名词结构话题链中的总话题对辖域内评述部分所谓的“分话题”在语义上有整体—部分、种与属、领属与所属的关系。例如:
    
    这是一个典型的双名词结构话题链,除了总话题“德国”形成的零形式外,总话题与分话题“市廛、田野、生灵、十室”在语义上是所属关系。这样就形成了双重保障。这种所属关系,在词汇语义上成为“整体一部分关系”(meronymy,Cruse 1986:157-180)。汉语语篇中,“整体一部分关系”不仅是一种词汇语义关系,更是语篇链接的一种很重要的手段。例(2)、(3)都有“整体—部分关系”在起作用。
    3.1.3 话题对评述的控制还体现在对评述成分变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话题链中间允许有插入成分,但这并不影响话题控制插入成分后的评述部分内容。例如:
    
    话题在链中可以跨越某些阻隔成分对评述部分进行控制,不仅是语义上的控制,在句法也施加影响,插入成分后的接续内容依然受话题控制而使用零形式。
    第二,话题链对评述部分动词的影响。“王冕死了父亲”一例争论很大,集中体现在动词“死”上和所谓的特殊结构上⑤。此例源自《儒林外史》第一回:
    (6)虽然如此说,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个嵌崎磊落之人。 姓王名冕, 在诸暨县乡村里住, 七岁上死了父亲//,他母亲做些针指,供给他到村学堂里去读书。
    研究者将其单独剥离出来分析,综合成了“ ”。其实,原文是一个话题链。在引出话题后,汉语为了照顾话题延续,一般后续的成分都会受到话题链的影响。这里以“这人”为话题,因此会说“(王冕)死了父亲”。如果说“王冕父亲死了”,话题就会发生转移,后面又转移到他母亲,话题不断变化,汉语读者处理起来就比较费力,感觉不顺畅。当然和动词也有一定关系,一般表示非重复性动词如“死、沉”等都可以用这种句式⑥。但如果光研究动词,很难清楚解释这种现象。
    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以下简称CCL语料库)中检索“死了父亲φ亲”,发现很少有单独出现“王冕死了父亲”这样剥离出来的句子。而语料上下文显示,这类句型多在话题链环境中使用⑦。
    汉语中不少动词的行为受语篇制约,话题链便是语篇主要表现方式之一。动词在链中能如此表现,如果离开语篇就会造成很多分歧。和“死了父亲”中的“死”类似的动词还有“沉、烂、坏、破、丢、跑”等。虽然这类动词本身也有其特点,但不可忽视话题链的影响。根据CCL语料库检索结果,有90%多的例子支持“死了父亲”这类用法是用在话题链中,而非单独使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