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人物印象 >

“盲童追梦的勇气打动了我”“深圳制造”电影《天籁梦想》今日上映,导演张唯接受记者专访

http://www.newdu.com 2018-01-09 深圳商报 杜翔翔 参加讨论


    
    ▲《天籁梦想》导演张唯。深圳商报记者 韩墨 摄
    
    ▲电影讲述了西藏盲童的故事。(资料图片)
    斩获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奖,入围德国施林格国际儿童少年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东京国际儿童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意大利青年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这部由深圳导演张唯执导、深圳华浩影视制作出品的电影《天籁梦想》载誉无数。导演张唯近日在深圳接受了记者专访,分享了拍摄这部讲述西藏盲童勇敢追逐音乐梦想的经历。该片今日上映。
    克服高原反应坚持拍摄
    张唯是深圳本土导演,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影片多展现社会边缘人群的生活。代表作有《北京草原》《一个人的皮影戏》《打工老板》《喜禾》。2017年,他凭借电影《天籁梦想》摘得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最高奖——最佳儿童片。
    《天籁梦想》讲述了四个藏族盲童,从珠穆朗玛峰脚下的小村出发,为了一个上电视表演的梦想进行的冒险历程。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由西藏的拉萨、江孜二地盲校的盲人师生本色出演。
    谈到自己的电影始终关注底层,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张唯表示,社会边缘人群更有故事性,也很容易在他们身上找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面相。而拍《天籁梦想》的缘起,是2010年张唯偶尔看了一个西藏盲童演唱的达人秀电视节目,当时就被盲童和他们的歌声深深触动,“经过数年的考察和准备,终于完成了电影《天籁梦想》,希望能让大家在陶醉于西藏的美景之余,体会到藏族盲童们的质朴纯真,以及他们为了实现梦想的勇气,并且能欣赏到上天赐予他们的独特禀赋——天籁之音。”张唯说。
    雪域高原海拔高、寒冷,生存环境恶劣,张唯团队在西藏的前期采访和后期拍摄都非常艰难。不过张唯说,“既然有了一个打动我的题材,那就应该克服一切困难把它做出来。我们遇到最大的困难是高原反应和语言不通,他们住得太偏远了,有一些西藏盲校的孩子和老师的普通话不是很好,需要翻译在旁边帮忙。我和编剧、制片团队从内地过去采访交流,加上后期整个剧组去藏区进行拍摄,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拍摄地点的海拔都在5000米以上,许多工作人员都多多少少产生了高原反应,这让整体工作进程无法完全按照统筹的规划来进行,但最后整个团队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
    表达西藏与深圳的共性
    专访当天还举行了《天籁梦想》深圳点映活动。记者注意到,电影的总体基调是明快的,片中不乏一处处小幽默,让观众会心一笑,观众尤其喜欢盲校校长尼达老师的戏分。该片与一些用低沉悲伤基调表现残疾人生活的电影不同,《天籁梦想》中孩子们的视力障碍,其实只是产生戏剧冲突的一种要素,他们的梦想与情感都与普通人无异。就像片中尼达校长说的,“过度的怜悯就是歧视”。张唯用这种叙事方式来表现残疾人,得到许多观众认可。
    影片最重要的“梦想”二字也并不是以单一维度的方式呈现。当成年人面对孩子的梦想时,很容易站在俯视的角度以轻率的心态来看待,但《天籁梦想》把叙事重心放在了整个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即使是眼睛看不见的孩子,也会勇敢追梦,付出许多努力,这就使得他们与一般的“正常人”无异。人文关怀不是用怜悯的目光去看待比我们不幸的人,而是充分地和他们站在一起去感同身受,《天籁梦想》表达了这种价值观。
    影片另一个看点,就是将西藏和深圳两个完全不同的空间进行了强烈的对比,又在影片的最后将两者的共性表达了出来。张唯说,深圳和西藏的对比是强烈的,深圳给人的印象是现代感与高速快捷的变化,而西藏则代表了古老原始与原生态,“但在某种程度上,人们追求梦想的欲望是相通的。无论是影片的结尾,还是电影里的原型人物在《中国达人秀》上的表演,大城市的观众和西藏的盲校师生们在情感上是相联结的。”
    除了感动人心的追梦故事,壮丽的藏区风光和精彩的音乐也成为令人瞩目的焦点。张唯介绍,为了给观众呈现最震撼的音乐效果,电影邀请了电影音乐界的两位大咖Peter Golub和顾长宁来负责影片的配乐和音效,他们分别是奥斯卡音乐终身评委和奥斯卡音效终身评委。电影中的这场听觉盛宴也受到观众认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