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早上不到8点,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副队长扎那与队员们照例背起行囊出发,赶往距离县城约40公里的额仁淖尔苏木党员中心户的蒙古包进行“新时代 新征程”文艺演出。此次演出将十九大的内容编排入部分歌曲与器乐节目中,扎那告诉记者:“这次演出是小分队作业,虽然只有11个人,但我们带去了小戏、器乐、舞蹈、声乐等13个精彩各异的节目,其中有的队员身兼数职,一人掌握多种艺术门类技艺,从开场到节目演出完毕同牧民互动,全程共计70分钟。”蒙古包外,零下14℃的严寒;蒙古包内,旋转的舞步、悠扬的琴声温暖人心。牧民们全神贯注地观看演出,用心领会十九大的精神。行动是最好的贯彻——皑皑白雪上有他们前行的扎实脚印,凛冽寒风中有他们无怨无悔的伟岸身影,这支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一直行进在路上。 在生活的沃土里成长、进步 一次沙场点兵,一封千里回信,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草原的寄挂、对基层的惦念、对年轻一代的鼓励以及对文化艺术事业的殷殷嘱托。队员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58岁的瓦·刚宝力道在11月21日收到总书记回信的当晚,披着被子即兴创作了“好来宝”《总书记来信记心中》,作品中写到:“十九大报告绘蓝图,总书记的嘱托牢记住;草原作舞台,蓝天为幕布,新时代开启人人夸,扛起红旗再出发”。 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更是这一傲人群体中的排头兵。扎那等年轻一辈乌兰牧骑队员从老一辈乌兰牧骑队员那里得知,20世纪50年代,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农牧区受自然因素与经济因素的共同制约,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极为匮乏,特别是居住在牧区的牧民,长期看不到电影、图书、展览与文艺演出,也听不到广播,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的乌兰夫在去北京开会时向周恩来总理反映了这一情况。周总理指出,是否可以研究一种能够满足基层群众文化生活需要的办法,建立相应的队伍。1957年6月17日,旗领导决定成立一支专业演出队,队长由原文化馆馆长出任,两辆马车、4件乐器、9个人,就此构成了全国第一支乌兰牧骑队伍——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扎那告诉记者,起初的几名乌兰牧骑队员一人多能,例如第一代乌兰牧骑队员伊兰既担纲报幕员,又会化妆,还擅长跳舞。老一辈乌兰牧骑队员下去演出的时候,会携带展示报纸、书籍的图书架,文化水平较高的队员自觉为当地农牧民读报纸,传递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方针;有时也会携带半导体收音机,通过广播的方式为农牧民送去党的声音。 今天的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较之往昔又有了成长与进步。扎那说:“现在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伍壮大了。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作为隶属于苏尼特右旗文体广电局的二级单位,现有队员共计47人,蒙古族38人,汉族9人,其中党员13人。队长由孟克吉日嘎拉担任,副队长2名,分别由我和塞希雅拉图担任。孟克队长是1997年来到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的,10年后,也就是2007年,我以键盘、钢琴专业考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专业方面则由声乐队、器乐队、舞蹈队与创编组构成,我主要负责的是作曲、编曲、配器、混音等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则在财务、信息档案管理、后勤等方面妥善做好管理、保障工作;我们的演出条件与之前相比也有了明显改善,乐器、音响设备、灯光效果、舞台置景等都有了基础保证。如今我们还配备了流动舞台车,在草地上搭台也不再是难题”。 用实际行动书写文化自信 扎那介绍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农牧民的个人需求发生了些许改变,他们的服务内容也在进一步扩展。“我们不仅带去政策、知识,同时也开始从专业角度出发,义务帮助农牧民们更好满足其精神需求。例如农牧民中不乏音乐、舞蹈、相声等门类的艺术爱好者,我们会将其组织起来,进行专业上的辅导。现在我们有了业余乌兰牧骑队,他们会在重要的节日里针对农牧民们的实际生活自发组织小型节目进行庆祝表演。除此之外,业余乌兰牧骑与我们专业团体也有业务上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县城举行的春节晚会上,除了专业乌兰牧骑团队演出为主外,还会穿插农牧民表演节目,其中有很多演员都是从业余乌兰牧骑队员中推选出来的”。 日益壮大的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已走出国门,享誉全球,就在两个月前,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受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委托刚刚完成了非洲的演出访问。通过访问,扎那深深地感受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乌兰牧骑队员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文化自信的华章。扎那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器乐组为例,向记者讲述了民乐队的构架。“民乐队共计27人,排演的节目全部由民族乐器演绎。例如交响乐中的弦乐部分,分为一提、二提、三提等,我们则用具有高音与中音的马头琴替代了提琴;再如管弦乐中的木管和长笛等,我们使用竹笛替代;交响乐中的弹拨乐器如竖琴等,我们则使用古筝来替代;打击乐中的鼓,我们使用的是颇具民族特色的图瓦鼓。今年1月1日,我们自编自演了一台新春音乐会,共编排了14首歌曲,其中包括《卡门》《梁祝》《蓝色的爱》等大型乐曲,此次演出也是旗县级乌兰牧骑第一次自主编排演奏的音乐会”。 扎根基层、面向群众的初衷不改 乌兰牧骑走出国门,不忘国家;走进城市,不忘牧场。乌兰牧骑队员一直与农牧民情相依、心相连,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艺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在扎那看来,人民与艺术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60年来,乌兰牧骑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扎根基层、面向群众的初衷始终没有变,一如那口见证乌兰牧骑队员与人民群众情深谊长的老井,至今仍旧涌动着清洌的井水。1965年盛夏,乌兰牧骑队员经浑善达克沙漠,来到阿其图公社乌日根大队。这里位于沙漠边缘,气候干燥,人畜饮水都很困难。队员们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决定晚上演出,白天为当地牧民打井。这口井旁树立着一块石碑,上边刻着“乌兰牧骑井”五个鲜红的大字,这是农牧民对乌兰牧骑最高的奖赏。记者还了解到,其中参与打井的老一辈乌兰牧骑队员巴图朝鲁,还创办了第一支蒙古语木偶剧团,牧区当时没有幼儿园、托儿所,很多孩子只得待在家里,木偶剧团的成立为孩子们的童年带去了欢乐与阳光,许多牧民家长们将之亲切地称为“流动的幼儿园”。 吃水不忘挖井人,人民忘不掉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作出的努力。2016年,赛汉乌力吉苏木额很乌苏嘎查被确定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的精准扶贫对象,在保证完成演出任务的同时,队里派出3组人员走访了全嘎查的144个牧户,挨家挨户了解他们的生产情况及困难,做笔记、立档案,把困难群众和贫困户的实际一一上报。在得知嘎查里的6000多亩共用草场因为没有水井一直没能有效利用的情况后,孟克队长主动协调,从水利局争取了一口机井,苏尼特右旗队拿出自己的办公经费自付支出3万余元打了一口120米的深井并配备机井全套设施,实现了牧民们多年的愿望。 乌兰牧骑队员在与农牧民的长期交往中,一直秉承着这样的信条,即“五不走”:水缸不满不走,院子不干净不走,不征求意见不走,饭费不结清不走,服务项目不完成不走;“六不分”:不分观众多少有求必应,不分生活好坏以苦为荣,不分路途远近送戏上门,不分时间早晚接送观众,不分场地好坏见缝插针,不分严冬酷暑坚持演出。如今,乌兰牧骑还设立了乌兰牧骑生活体验点,以该点为辐射,每期派5到6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队员们带好自己的行李、生活费等入住到农牧民家中,帮助他们捡牛粪、打井水、接羔子、打草等;在农闲之余,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农牧民的兴趣爱好进行培训辅导,进一步开展农牧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赢得了人民的敬爱与盼望,而人民对他们的喜爱,又同时赋予了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守望乡土的意义与勇气。元旦将至,扎那告诉记者,即将到来的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第十二届骆驼文化节、全国政协茶话会等都会有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的演出,演出节目正在紧张排练中,央视三套也对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发出邀请。回想起去年冬天元旦过后,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走进边防哨所慰问官兵的场景,扎那说:“那天演出完我们队员和当地官兵一起包饺子,男同志负责擀皮儿,女同志负责包馅儿。今年元旦、春节期间,我们仍然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农牧区、部队、边防哨所、养老院、福利院、厂矿、企业等地的慰问演出上,切实将‘百团千场’的目标落到实处,让文化惠民的力度进一步增强。” (许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