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从语汇语句这一内证视角,通过对《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的重新审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两者存在有相同的语汇语句是一种普遍现象,三曹七子中曹植的诗歌与《古诗十九首》所用相同语汇语句的相对值是偏低的,得不出《古诗十九首》中的部分作品为曹植所作的结论。第二,以作品之间是否有相同、相似的语句和相同、相似语句的多寡为依据,来判定其著作权的归属,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与建安诗歌的作者不是同一创作群体。第三,《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间早于建安三曹七子的诗歌,是建安三曹七子在创作中引用了《古诗十九首》中的语汇语句。所以,木斋先生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关 键 词:《古诗十九首》/三曹七子/语汇语句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ZW043),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资助项目(2016-YXXZ-08),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奖励计划”支持项目。 作者简介:张振龙(1966- ),男,河南泌阳人,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从事中古文学研究。 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古诗十九首》和建安诗歌作为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和代表作品,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对于《古诗十九首》的产生年代、作者以及和建安诗歌、建安诗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从南朝以来就是研究《古诗十九首》和建安诗歌的重点、难点和热点。进入新世纪后,学界学人又对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其代表就是木斋先生重倡的《古诗十九首》“建安说”。这集中反映在他的有关系列论著当中。其中他在《从语汇语句角度考量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一文中提出:“十九首和苏李诗,至少其中的部分作品是曹植所作,本文提供的基本句式和基本语汇的量化分析,就是明证之一。”[1]34我们认为木斋先生的观点是有待商榷的。原因在于他对建安诗歌与《古诗十九首》相同和相似语句的统计,是不全面和不准确的,由此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可靠的。同时,以两者之间是否有相同、相似的语句和相同、相似语句的多寡为依据,来判定作品著作权的归属,也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木斋先生的大作刊出后,引起了一些学者对其观点的质疑。如孙力平先生的《略论<古诗十九首>之句法特点及其诗史意义》[2]、谢思炜先生的《<古诗十九首>词语考论》[3]等。这些论文论证严密,视野开阔,但可能受论题着眼的角度所限,在论述《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的关系时,一是所列两者的相同和相似语句不够全面,二是未指出以两者之间是否有相同、相似的语句和以相同、相似语句的多寡为依据来判定作品著作权的归属是不科学的,三是对两者存在相同、相似语句的原因未予以关注和透视。故从语汇语句角度探讨《古诗十九首》和建安诗歌的关系还有进一步申述的必要。缘此,本文也从语汇语句这一内证的角度,在全面梳理《古诗十九首》和三曹七子诗歌相同、相似语汇语句的基础上,通过多角度和多层次的分析,来重新审视《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三曹七子的关系以及《古诗十九首》和建安诗歌的产生谁先谁后的问题。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曹植是否为《古诗十九首》部分作品作者的再审视 根据我们细致的梳理统计,现把建安三曹七子创作的保存至今的比较完整的诗作①与《古诗十九首》②所用相同语汇语句的数量列表如下: 根据上表,我们现在考察一下《古诗十九首》与三曹七子诗歌运用相同语汇语句数量在不同层面的体现,分析曹植是否为《古诗十九首》部分作品的作者。 第一,《古诗十九首》与三曹七子诗歌相同语汇语句情况所占各自整体的比例。就《古诗十九首》言,除第九首外,其余18首都存在着与三曹七子诗歌语汇语句相同的现象,占94.74%。就三曹七子言,与《古诗十九首》所用相同语汇语句的情况,涉及了所有成员的诗作,覆盖面达100%。这并不像木斋先生所云曹操的诗作中还基本上没有十九首的痕迹,七子中只有少数诗人的少量作品中出现与十九首相似的个别语句。[1]30 第二,三曹七子每人诗歌和《古诗十九首》相同语汇语句的数量与其现存诗歌数量的比率。在三曹七子诗歌中,与《古诗十九首》所用相同语汇语句的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曹植52个、曹丕28个、徐干16个、刘桢12个、王粲10个、曹操9个、阮瑀8个、孔融6个、陈琳6个、应玚4个;他们现存比较完整的诗歌数量分别为:曹植88首、曹丕46首、曹操25首、徐干9首、孔融8首、王粲25首、刘桢20首、应玚6首、阮瑀12首、陈琳4首;两者的比率分别为:曹植59.91%、曹丕60.87%、曹操36.00%、徐干177.78%、孔融75.00%、王粲40.00%、刘桢60.00%、应玚66.67%、阮瑀66.67%、陈琳150.00%,最高的为徐干,其次为陈琳,曹植总体排第八位,仅高于王粲和曹操。 第三,三曹七子诗歌与《古诗十九首》中单篇所用相同语汇语句重复的次数分布和比率。从三曹七子诗歌来看,与《古诗十九首》中单篇运用的语汇语句,相同达到2次(包括2次)以上的共33首,其中曹植9首、曹丕8首、徐干4首、刘桢4首、阮瑀3首、曹操2首,孔融、陈琳、王粲各1首,与他们现存诗歌篇数的比率分别为10.23%、17.39%、44.44%、20.00%、25.00%、8.00%、12.50%、25.00%、4.00%,曹植排第七位。相同达到1次的共37首,其中曹植4首、曹丕3首、王粲6首、徐干4首、孔融4首、曹操5首、应玚4首、陈琳4首、阮瑀1首、刘桢2首,与他们现存诗歌篇数的比率分别为4.55%、6.52%、24.00%、44.44%、50.00%、20.00%、66.67%、100.00%、8.33%、10.00%,曹植最低排第十位。 《古诗十九首》单篇与三曹七子诗歌运用相同语汇语句重复的次数达10次以上的,最高的是《行行重行行》23次,其中曹植8次、曹丕4次、曹操2次、徐干6次,孔融、王粲、刘桢各1\次,与他们现存诗歌篇数的比率分别为9.09%、8.70%、8.00%、66.67%、12.50%、4.00%、5.00%,曹植排第三位。其次是《明月何皎皎》22次,其中曹丕8次、刘桢4次、阮瑀3次、王粲3次、陈琳2次,孔融、应玚各1次,曹植、曹操和徐干没有,排名最低。其三是《西北有高楼》16次,其中曹植9次、曹丕2次、刘桢2次,曹操、徐干、应玚各1次,与他们现存诗歌篇数的比率分别为10.23%、4.35%、10.00%、4.00%、11.11%、16.67%,曹植排第三位。其四是《今日良宴会》和《青青陵上柏》皆为13次,其中前者曹植7次,阮瑀2次,曹操、曹丕、孔融、陈琳各1次,后者曹植5次,徐干、刘桢各2次,曹操、王粲、应玚、陈琳各1次。前者与他们现存诗歌篇数的比率分别为7.95%、16.67%、4.00%、2.17%、12.5%、25.00%,曹植排第四位;后者与他们现存诗歌篇数的比率分别为5.68%、22.22%、10.00%、4.00%、4.00%、8.33%、25.00%,曹植排第五位。其五是《东城高且长》10次,其中曹植4次,曹操、孔融、刘桢各2次,与他们现存诗歌篇数的比率分别为4.55%、8.00%、25.00%、10.00%,曹植排名最低。 第四,三曹七子单人诗歌与《古诗十九首》单篇所用相同语汇语句重复次数最高的(以2次以上为基点)与其现存诗歌数量的比率。曹植的诗歌和《西北有高楼》重复最高为9次,占其现存诗歌数量的比率为10.23%;曹丕的诗歌和《明月何皎皎》重复最高为8次,占其现存诗歌数量的比率为17.39%;徐干的诗歌和《明月何皎皎》重复最高为6次,占其现存诗歌数量的比率为66.67%;刘桢的诗歌和《明月何皎皎》重复最高为4次,占其现存诗歌数量的比率为20.00%;王粲、阮瑀的诗歌都和《明月何皎皎》重复最高皆为3次,占其现存诗歌数量的比率分别为12.00%、25.00%;曹操的诗歌和《行行重行行》《东城高且长》、孔融的诗歌和《东城高且长》、陈琳的诗歌和《明月何皎皎》重复最高皆是2次,占其现存诗歌数量的比率分别为8.00%、25.00%、50.00%。曹植排第八位。 第五,三曹七子每人诗歌中单篇与《古诗十九首》所用相同语汇语句重复2次以上的诗歌数量和其现存诗歌的比率情况。曹植诗歌中单篇与《古诗十九首》所用相同语汇语句重复2次以上的6首,占其现存诗歌的6.82%;曹丕5首,占其现存诗歌的10.87%;曹操3首,占其现存诗歌的12.00%;徐干4首,占其现存诗歌的44.44%;孔融1首,占其现存诗歌的12.50%;王粲2首,占其现存诗歌的8.00%;刘桢2首,占其现存诗歌的10.00%;应玚1首,占其现存诗歌的16.67%;阮瑀2首,占其现存诗歌的16.67%;陈琳1首,占其现存诗歌的25.00%。曹植最低,排第十位。 以上我们从五个方面对建安三曹七子诗歌与《古诗十九首》中相同的语汇语句进行了统计和比较,由第一可以得出:三曹七子的诗歌与《古诗十九首》存在相同的语汇语句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不是像木斋先生所云在曹丕之前只是个别现象,到了曹丕大约10句左右,直到曹植才有了明显飞跃。[1]31由第二至第五可以看出:尽管曹植诗歌中与《古诗十九首》所用相同语汇语句的绝对值远高于建安其他诗人,但由于其现存的诗歌数量也远高于他们现存的诗歌数量,故相对而言与建安其他诗人的诗歌相比,曹植的诗歌与《古诗十九首》所用相同语汇语句的比率是偏低的。可见,不仅木斋先生有关建安三曹七子的诗歌与《古诗十九首》相同词汇语句的统计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准确的,而且即使按照木斋先生依据相同词汇语句的判断标准,我们也得不出《古诗十九首》中的部分作品为曹植所作的结论,反而可能得出《古诗十九首》中的部分作品为曹植之外其他建安诗人所作的结论,故他把《古诗十九首》部分作品的著作权归于曹植的结论也是不能成立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