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中国最美的书”出炉。上榜书册的装帧设计“脑洞清奇”,看着让人又惊喜又愉悦。比如解读建筑设计和理念的《介入》,书本身被设计为一栋造型别致的“建筑”——借助书的两个穿孔洞眼,以跨桥方式连接双孔进行区隔;书脊中穿线装订,利用爬坡形成书口斜面,使得孔眼内侧具有奇妙的建筑感。 翻翻历届“最美的书”,不难发现这些“作品”有共性:首先,内容多是适合浅阅读的小众题材。有些内容如果仅依托传统的白纸黑字出版,可能很难形成阅读逻辑。好在这些内容天然带有文创属性,只要包装得法,立显“纸质”优势。其次,在设计上强调“悦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纸质书被设计者以绝佳的表现力“视觉呈现”,更像是文创产品。其设计理念更多观照阅读的附加值:比如《笺谱日历2018》中夹着图案雅致的小信封,与书页上的信笺图案遥相呼应,护封里藏有一张木版水印的真信笺,突出笺谱特点。《意思意思》做成可手撕的形式,每篇内容都是即兴、随机的,可供反复把玩。电子阅读器在多变的纸、墨、色彩、结构面前完败,文字被趣味性装帧出立体感,“阅读”被全方位诠释成“悦读”。 读电子书固然有多种优势:携带轻便、买书便捷、价格便宜、不占空间;但作为纸质书的拥趸,个人仍然固执地认为,捧着书、翻着页,那种快感电子阅读器给不了。这无关仪式感,而是基于进化论的一种生理习惯,非短期能改观。对我来说,读纸质书时陶冶性情更多,是为享受阅读的“悦读”。 从得奖的书来看,目前内容厚重、逻辑严整,适合深阅读的“大部头”著作,尚且很少得到设计师的垂青。当然,这些作品的内涵本身足够厚重,即使不需要花哨繁复的设计呈现,也拥有经典传承的魅力。但与此同时,承载深阅读的国产纸质书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设计的关键词是“人性化”。比如借鉴外文书的用纸、装帧、印刷,让手指不再被书硌疼;阅读时间再长,也不至于让视觉太疲劳。在大众深阅读层面,这些朴素的细节,其实比花哨的包装更影响“悦读”指数。这或许是未来纸质书出版的出路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