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情牵“汉语桥” 共筑发展梦(2)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云南日报 张若谷 韩成圆 舒 参加讨论

    
    一段相互交织的命运
    许多参加“汉语桥”的选手,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赛期间,孟加拉国选手卫星的哥哥吴求专程赶来探望。兄弟二人的父亲曾接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孟加拉语频道邀请到北京工作。而全家人也跟随父亲的脚步在中国生活了9年,兄弟两人继承了父亲学习汉语的热情。
    一年一度“汉语桥”规模宏大,而比赛背后真正以汉语为桥的,是世界各国青年,尤其是南亚、东南亚国家与中国青年日益交织的命运。
    在“桥”的一头,越来越多参加过“汉语桥”比赛的南亚东南亚选手来到中国高校就读。吴求曾于2012年代表孟加拉国队参加“汉语桥”比赛,目前在北京科技大学进行计算机科技专业的学习。
    许多选手的家庭都忙于扩展与中国有关的业务,柬埔寨选手的父母正期待自己的孩子尽快学成,回家帮忙打理与中国有关的生意;也有越来越多的“汉语桥”选手拥有长期在中国生活的经历,成为了真正的“中国通”。
    “汉语桥”甚至促成了一些姻缘。曾在云南师范大学学习的一位本届“汉语桥”领队老师娶了云南妻子,而曾参加第六届“汉语桥”比赛的选手梦溪则嫁给了当年在云南师范大学就读的志愿者,从此定居云南,今年他们的孩子已经降生……
    “桥”的另一头,是中国青年了解和走向世界的渴望。服务孟加拉国队的云南师范大学志愿者高荣芬说:“我以前几乎不了解孟加拉国,这次选手留给我极为真诚、热情的印象。”志愿者叶奇君是该校泰语专业的大二学生,明年即将到泰国进行一年的学习,对于到另一个国家学习,叶奇君充满了期待。
    还有像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教师陶冶这样第一次参与“汉语桥”的“新人”,汉语与这些每年如期到来的外国青年将是她人生下个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更多5年来曾经参与过“汉语桥”的老师和学生,有的已经成为海外汉语教学的参与者,一些成为海外中资公司的一员,到对方国家发展、筑梦。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的互动是“命运共同体”这个词最具象、最生动的解读。对于云南,连续五届“汉语桥”的举办地,命运的相连则更加紧密。
    来自缅甸的选手杨紫韩自小随做生意的父亲生活在昆明,她的云南方言说得几乎和普通话一样好。陈美金则想来云南念大学,“云南的西双版纳和老挝有医疗合作,我在这里学习可能会更有针对性。”而当有人指着校园外若隐若现的高铁站,告诉老挝选手们未来从这里就可以坐火车去万象,这些老挝年轻人脸上吐露着由衷的兴奋。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过去,发源于青藏高原的伟大河流穿越山脉,养育了中国,尤其是云南和沿岸各国人民,即使因为交通不便往来的困难,人们的命运却始终息息相关。
    今天,人们的生活与梦想、地区的发展与繁荣更加紧密相关。“汉语桥”又一次落下帷幕,青年们将返回自己的生活,也许这段在云南的共同经历将让他们心中一颗友好与包容的种子获得新的成长,帮助他们塑造和共享属于自己的未来世界,一起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因为汉语,他们与中国这个快速成长的国家发生了联系;因为汉语,故事和梦想有了一次难得的交流;因为汉语,命运从此交织,连接成网。
    (云南日报记者 张若谷 韩成圆 舒文 实习生 蔡子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