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别因“翻译”误伤科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光明日报 齐芳 参加讨论

    近日,一项国际研究团队对我国雾霾的研究在网络上被一些网友质疑。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目前的雾霾成分与英国伦敦1952年的“夺命雾霾”成分不同,而这些网友认为,这样的研究结果是预设的,不可信。
    细看这则700多字的报道,科学家只是比较了雾霾成分的酸碱度和颗粒大小的比较:伦敦“夺命雾霾”颗粒是强酸性的,中国雾霾是中性的;伦敦“夺命雾霾”颗粒是10微米尺寸的,中国雾霾是小得多的纳米颗粒。研究中,科学家们只是得出了两种雾霾颗粒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不同”的结论。应该说,这样的研究为科学治霾提供了基础支持,毕竟只有知道了“是什么”,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治理空气污染、提升治理效率。
    那么,一些网友为何会产生质疑?可能根源在于两个词的使用:“中性”和“不同”。
    在科学的语境中,“中性”只是一个相对于酸性和碱性的概念,不含任何褒贬成分。但在日常生活的语境下,“中性”却更多意味着一种无害的平衡状态。同样,在科学语境下,“不同”只是指成分和大小有差异,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极其容易把与有害情况的“不同”,理解成“无害”。
    这样看来,网友的质疑其实是一场误会。但这误会值得大家深思:我们在进行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时,要特别注意两种语境的互换。否则,一项科学成果不仅会被误读,甚至可能演变成舆论焦点,摧毁科学研究的公信力。
    现代科学体系发源于西方,在汉语系统中很难找到一一对应的词汇,比如最近科技界争论得比较多的“暗物质”“暗能量”的翻译。但“信达雅”的美妙翻译并非不可能。20世纪60年代,钱学森先生为“激光”定名,既将“光受激发射”的原理蕴含其中,又朗朗上口。与原翻译“镭射”“莱塞”一比,高下立现。
    要求科学词汇的翻译都达到“信达雅”看似强人所难,但有先贤实例,恐怕“困难”二字并不足以服众——那些在汉语语境下出现的极为别扭的用词,大多是因为很多科学家与科技传播工作者并不看重“翻译”所致。比如“贡献”一词经常被用于表述这类情况:某某成分对污染的“贡献”有多少、某某因素对疾病流行的“贡献”有多少。这里的“贡献”大多是由英文“contribute”翻译而来,谈的实际上是诸多因素或成分的比例问题。但“贡献”在汉语中是一个褒义词汇,这是连小学生都应该知道的语文常识。这样的翻译,多少有些偷懒的嫌疑。
    这场误会引发的风波或许很快就会过去,这件小事可能很快会被遗忘。但如果在公众心目中种下了“科学不可信”“科学家不可信”的种子,伤害的将是科学本身。如何翻译好科学,是每一位从事科学研究和科学传播工作的人,都应该思索的话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