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以传统为本体 以西学为方法由“士绅”“绅士”“名流”“精英”称谓谈起(3)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光明日报 陈锋 王燕 参加讨论

    其四,“绅衿”。明末清初,文献中开始出现“绅衿”的称呼。《皇清开国方略》卷九载:“先是天命十年十月,因辽阳广宁诸处归顺之,明绅衿屡煽惑降民,潜引叛逃。”《清圣祖圣训》卷二五载:“上谕大学士等曰:绅衿优免丁银,原有定例,其乡绅、豪强,诡寄滥免,以致徭役不均,偏累小民,积弊已久。”《清世宗上谕内阁》卷四三载:“户部议驳署四川巡抚罗殷泰奏请禁革绅衿优免差徭。”
    其五,“乡绅”。就现有资料看,“乡绅”的称呼出现于清代早期。《平定朔漠方略》卷二六记:“近京乡绅士民、工商耆老、男妇,皆扶老携幼,排列香案。”《清圣祖圣训》卷五四记:“康熙五十一年十月辛未上谕大学士等曰,更有乡绅大户,始而畏贼,相为容隐,久之便作窝家,盗贼横行,皆由于此。”在《清世宗圣训》卷一三中有一段记载称:“绅士居乡,倘有违理肆行之处,令有司约束劝导之者,无非欲其同归于善。”因为是“绅士居乡”,才有所谓“乡绅”,这可能是“乡绅”称呼之由来。
    笔者认为,缙绅等称谓,古已有之,无论是缙绅、士绅、绅士、绅衿、乡绅,其滥觞应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阶层中的“士”。其外延如何变化,皆在中国传统路径之上,而西语中“士绅”之译法更能较好地表达这一阶层的传统特征。而“绅士”一词在西方社会中有其特殊的含义,与中国传统绅士并不相同。至于“精英”一词,虽然历史文献亦有之,但主要是指天地之精英,事物之精英,章句之精英,并未见指代人物者。故而,用精英指代明清士绅阶层实在是英语翻译中不恰当的舶来品。
    值得注意的是,若学界运用这些词汇成为习惯,长此以往,便不再只是一个语言问题,而成为一个传统离弃的问题。对于西方汉学家及其论著,我们应学习和借鉴其研究方法,如其宏观视野,微观入手,将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到对中华文明的自发的变迁的探寻中,这些值得借鉴。但历史传统不同,发展路径不同,哲学思维不同,提醒我们在学习西方理论方法时,还是应该坚持以本土传统为根基。一如钱穆《国史新论》所说:“我们还得把自己历史归纳出自己的恰当名称,来为自己政治传统划分它演进的阶段,这才是尊重客观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若只知道根据西方成说,附会演绎,太随便,亦太懒惰,绝不是学者应取的态度。”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历史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