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爱上汉字的美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光明日报 张传松 参加讨论

    【教与学】
    作为一名在职语文教师,面对“提笔忘字”95%的高比例,无比忧虑,也顿觉肩上的责任倍增。都德小说《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唤醒了小弗郎士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在和平的今天,教师也应该具有忧患意识。学校和学生受到“分数主义”“一考定终身”的影响,淡化了汉字的教学和学习。失之于课堂,救之于课堂。教师应该以课堂为主阵地,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汉字的美。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用一系列方法让学生感受汉字浓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对汉字浓郁的感情。
    有用。汉字中有许多形近字,学生对这类字的含义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完全凭机械记忆,学生感到索然无趣。如“既”和“即”的含义就容易混淆,在教《桃花源记》时,我引入甲骨文进行教学。“既”的甲骨文为“”,像一个人背对食具,作离开状,表示吃完饭了,所以意为“已经”“完成”。“即”的甲骨文为“”,像一个人跪坐在食具前,作享用状,所以意为“马上”。呈现出图画状的文字,让学生比较、体悟,记忆变得简单、牢固。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时引入像“家”“国”“孝”等比较典范的甲骨文,让学生感知汉字是对生产、生活以及概念的生动刻画,是音、形、义的完美结合,从而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有趣。在教《烛之武退秦师》时,我设计的导语是:烛之武天生是退兵的人,你看他名字中的“武”字,就是“止戈”嘛。一语既出,学生哈哈大笑,太生动贴切了,一下子激发了兴趣。汉字拆分后,还能表情达意,在世界文字中几乎是独有的,也是汉字独特的文化魅力。我不断创设情景,品味汉字的趣味。我还和学生玩一种文字游戏,如“土”对“丑”说,你别以为披了长发就漂亮,去了长发一样是“土”。这样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挖掘汉字独特的文化旨趣。一横一竖不简单,方块字里乾坤大。就像“虫二”喻“风月无边”一样,唯有汉字趣味无穷。
    有味。八月十五,菊黄蟹肥。我带领学生品《红楼梦》第38回史湘云在“藕香榭”摆下的螃蟹宴。蟹之为“蟹”,缘何而来?“蟹”的字根为“解”,吃螃蟹,脚要解壳,螯要解壳,胸中要去脐掀盖地解壳,而吃到胸腹又有一仓一仓的乳白色薄壳要解,件件解,截截解,层层解,仓仓解。所以清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说:“其味绝佳,解其渣滓不用,用其精华,故曰解。”为何在《易经》中“解”的下面又加个“虫”呢?因为古人把虫看得很宽泛,凤凰为羽虫,麒麟为毛虫,神龟为甲虫,蛟龙为鳞虫,故“刚在外”的甲壳动物为“蟹”了。品尝美味品出了浓郁的文化,追根溯源,汉字成了一把考古的钥匙,牵出了中国人吃螃蟹3000年的悠悠历史。一个汉字一段传奇故事,汉字兴味长。
    有美。汉字有大美。教学《兰亭集序》,不仅品析文辞之美,而且鉴赏王羲之的书法之美。面对俊美飘逸的书法,学生领略到一气呵成的气势美、变化多姿的灵动美、刚劲有力的雄健美、质朴内敛的意韵美。在欣赏美中产生了创造美的激情。我们开设了“走进翰墨园”的书法欣赏课,“习古得法”的临摹字帖课,“出墙报写春联”的练字实践课。
    有家国情怀。学习《最后一课》后,我引入了著名爱国作家郑振铎先生的《最后一课》进行拓展阅读。在同类主题的共振感染中,学生对汉字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最形象、最丰富、最智慧。汉字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基石。汉字、汉语是炎黄子孙最重要的文化标志,失却汉字,汉语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文化的失败是彻底的失败,缺失了民族之根,就没有了归宿感。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智慧巧妙,经历了多少风雨磨难,生生不息,绵延几千年一路走来。我们只能发展她、弘扬她,让中国汉字永远屹立在世界文字之林。
    (作者为湖北省仙桃市第八中学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